编制是什么意思(盘点有编制和没编制有什么不一样)
很多考事业单位的考生经常会想,事业单位有编制和没编制到底有什么区别?
今天,我们就来大家讲一讲,事业单位有编制和没编制的区别。
首先没编制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是编外人员直接跟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有一定的合同期,属于无编制合同工,工作待遇、薪资福利都是由用人单位直接发放,基本上表现良好也不容易被开除解聘。
第二种是劳务派遣。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劳务派遣这个词,指的是合同并非和用人单位直接签,而是和劳务派遣的公司签订的。工资福利也是由劳务派遣方发放,而非用人单位。
这种形式的合同基本上如果岗位不需要你了,合同到期了就能随时解除,且在福利保障方面相对得不到保障。
那么,编外人员和在编人员主要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在事业单位中,具有编制的人一般具有正常的福利待遇及长远的政治待遇,而没有编制的临时工却无法享受同等待遇。
一、首先是大家最关心的工资待遇方面的差别
基本上,很多在编人员的工资和合同制人员其实是一样的。包括每月工资以及五险一金,但是在福利待遇福利待遇方面往往就有区别,补贴、绩效以及年底奖金之类的,某些单位就会体现出不同。
但也有一些编外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在编其实并无差别,除了有编制的人员,现在还有一种非实名控制数的人员,这类人员也是没有正式编制的。
但是这类人员的聘用是报了机构编制和人社部门备案的,财政部门按相关标准拨付经费,他们的待遇与实名编制人员实行同岗同酬。
有关社会保险按国家政策规定标准购买,这种情况的话待遇差别就基本一样,这就是备案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招聘在逐渐往备案制走。

二、个人晋升方面的差别
这个方面就是最大的差别。编外人员一般是没有什么晋升渠道的,基本都是做具体业务的人员,大都是科员,晋升不了高一级的职务。
但在编人员考了职称以后可以竞聘到更理想的岗位,同时职称也是薪资水平提升的一大标准,在编人员比编外人员其实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当然,这些也不是绝对的,不排除有些人十分优秀,所在单位十分器重,即使是编外也能努力转到编内。
机会主要进门,修行看个人,不论是在编还是编外,大家在最开始选择工作的时候就应该认真考虑,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你良好前程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