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亚欧大陆桥的起点和终点(经过了哪些国家地区)

7165 綦璠
摘要:第一亚欧大陆桥起点:俄罗斯东部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终点:荷兰的鹿特丹港。由绥芬河入中国境,途中经由哈尔滨、齐齐哈尔、昂昂溪、扎兰屯、海拉尔直至满洲里出中国境】。

在进入高铁时代,中国的高铁里程,遥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从全世界的铁路里程来说,我们距铁路大国美国,俄罗斯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在铁路的国际化上来说,到了高铁时代,我们才攻克了相关的难题,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在国际上与其他国家一争高下。但是在普铁阶段,我国是相对落后的,并成为了被输出国。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世界上首条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铁路。

这条铁路有没有经过中国?对中国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条铁路,也被叫做第一欧亚大陆桥,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线路的起点在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在海参崴分成两个支线。

其中之一,便是中国的历史上的中东铁路的西部干线:由绥芬河入中国境,途中经由哈尔滨、齐齐哈尔、昂昂溪、扎兰屯、海拉尔直至满洲里出中国境。

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全程1480多公里,目前满洲里口岸也成了中国到欧洲的主要铁路出境口岸,每年有几千列的中欧班列从这里进出。

从满洲里出境后,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接,通向莫斯科,然后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荷兰鹿特丹港。

 

从整个线路上来,全线长约13000公里,贯通了整个亚洲的北部,共经过俄罗斯、中国(支线段)、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7个国家。

其线路总长,比地球周长的1/4还要长,目前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线。铁路设计时速为80公里,从莫斯科到达海参崴需要七天七夜的时间。该线路修建于1904年,历时13年。

这条铁路的修建,主要由俄罗斯主导,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代价,那么为什么要修建这条铁路呢?

这条线路,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是一条重要的出境线路,通过这条线路,我们打通了与欧洲多个国家的陆上连接,对中国的国际贸易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每年剧增的中欧班列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但是,在历史上来说,这条铁路却让中国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修建这条铁路,并要修建一条过中国的支路,其目的是掠夺中国的资源,并企图吞并中国的东北地区。

历史上,海参崴本来就是中国的国土,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致使包括海参崴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割让给沙俄。

1862年,沙俄政府正式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为“控制东方”。

但是对俄罗斯来说,这条铁路就是非常的重要,是它亚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通过这条铁路,将海参崴与莫斯科连接起来,实现它控制东方的目的,同时通过这条铁路,将中国及亚洲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运输至俄罗斯,实现其资源掠夺的目的。

其次,这条线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最重要的运输通道,为苏联打败德、日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对俄罗斯来说,这条铁路的修建,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对现在的俄罗斯来说,这条线路,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线路,沿线可以看到多种风格迥异的风景,见到各种各样的人和各具特色的文化。

欧洲部分一望无际的平原、亚洲部分人烟罕至的森林、贝加尔湖引人入胜的湖面,还有风情万种的俄罗斯的城镇风光,都令人流连忘返。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