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是什么石头(雨花石具备了怎样的特点如何判断真假)

7190 完若星
摘要:雨花石是由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混合形成的珍贵宝石,也称雨花玛瑙,经地矿学家考证,雨花石形成于距今25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火山喷发时形成气孔,周围以二氧化硅为主的熔岩扩散到空洞,形成了玛瑙质地的填充物。

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也称文石,观赏石,幸运石,石中珍品,“石中皇后”之称,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主要产于南京市六合区及仪征市月塘镇一带,产量约占全球雨花石的90% 而南京是雨花石的最大交流基地。

雨花石是由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混合形成的珍贵宝石,也称雨花玛瑙,经地矿学家考证,雨花石形成于距今25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

火山喷发时形成气孔,周围以二氧化硅为主的熔岩扩散到空洞,形成了玛瑙质地的填充物。后来,围岩因质地疏松而风化,保留质地坚硬的填充物,后经河水冲洗,形成了雨花石。

雨花石,为细石粗石两类:

细石以玛瑙为主,石质细腻,颜色艳丽,磨圆度高,晶莹可爱。

粗石质地较粗,以石英或变质岩为主,价值较低。

雨花石是花形的石,是石质的花,凝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孕万物之风采。

花而冠雨、美丽迷人,雨花石之质、形、纹、色、呈象、意境,六美兼备,按照“六美”程度可分为绝品石、珍品石、精品石、佳品石等品级。

一、雨花石具备以下特点:

1、 色状:

自然的形状和颜色,纹理变幻莫测,以条纹状为多;色彩瑰丽璀璨,以黄红绿白居多。

个中藏有山川云彩、人物神仙、花鸟虫鱼等,呈像匪夷所思。色彩艳丽,变化万千,意境神韵天成

其中,风景或人物的画面尤为难得。

2、 形状:

一般以非规则的椭圆型为主,厚度不一。

3、 质地:

玛瑙质地,晶莹剔透,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所以硬度极高。

雨花石最早发现,是在新石器时代,离现在六千年,就出土了76枚雨花石。

提到雨花石,先声夺人的是一则传说

在一千四百年之前的梁代,有位云光法师,在南京南郊讲经说法,微言大义、悬河流水、探本溯源、咳唾成珠,感动上天,落花如雨,花雨落地为石,故称雨花石,成语“天花乱坠”正由此而来。

北宋大观年间,吏部侍郎卢襄,根据传说,给云光法师讲经处,命名为“雨花台”

春秋《尚书 禹贡》中记载:“九州物贡”“扬州贡瑶琨,雍州贡琳琅”瑶琨就是雨花石,琳琅是蓝田玉。《云林石谱》“真州沙土中,出玛瑙石” 称雨花石为“玛瑙石”、“螺子石”。

明张岱《雨花石铭》:“乡民荷铲而至,先期候雨,冲流搜讨。”“一时蜂拥蚁聚。”可见,雨花石历史悠久。

在《红楼梦》第八回:“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其原形就是雨花石。

2007年江苏省雨花石协会通灵宝玉大赛 根据红楼梦中有关通灵宝玉的描述,评选出10枚“通灵宝玉”

直至现代,周恩来总理曾经收藏雨花石,南京梅园新村、依然陈列着周恩来总理当年保藏的雨花石。

1993年、文化部拍摄了专题纪录片《雨花石》,译成了10种外语,让雨花石名扬海内外,掀起了“雨花石”热。

也因,古往今来,雨花石备受人们喜爱,使得雨花石造假泛滥。

二、其造假具有以下特点:

1、 以人造玻璃和树脂假制

玻璃材质的东西容易碎,形状比较规则(比如球状),图案

比较规则,没有什么自然的痕迹。

2 、以鹅卵石充当雨花石

区别主要是看色状,鹅卵石里面没有形状,一般是一团暗红或暗黑。

3、打磨、抛光

打磨、抛光是雨花石造假的基本手段,打磨使得形状规则,以适应人们的审美和,抛光使表面变得圆滑有光泽,不需要置于水中保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