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景点介绍(鼓浪屿有哪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5227 兴暮芸
摘要: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也被叫做“圆洲仔”,原本是个渺无人烟的绿洲,南宋时期被命名为“五龙屿”,到了元末开始有点人迹了,后来又渐渐地变成半渔半耕的村落。在鼓浪屿的西南端有一个海蚀溶洞的礁石,每当海涛冲击,发出来的声音像擂鼓,所以因此也有名“鼓浪石”,然后留传至今,岛也因之得名“鼓浪屿”,并在明代雅化为今名称。

如果提起厦门哪里好玩,我想鼓浪屿一定是避开不了的地方。

厦门,别称鹭岛,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其中的瑰宝旅游景点就是鼓浪屿。

鼓浪屿的美景大家都不陌生,今天我想从其他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地方。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也被叫做“圆洲仔”,原本是个渺无人烟的绿洲,南宋时期被命名为“五龙屿”,到了元末开始有点人迹了,后来又渐渐地变成半渔半耕的村落。

在鼓浪屿的西南端有一个海蚀溶洞的礁石,每当海涛冲击,发出来的声音像擂鼓,所以因此也有名“鼓浪石”,然后留传至今,岛也因之得名“鼓浪屿”,并在明代雅化为今名称。

明代的鼓浪屿算是得到了开发,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日光岩”。1573年在如今的日光岩上出现了全岛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

后来1586年又在日光岩创建了莲花庵,1650年郑成功在日光岩安营扎寨,操练水师,留下了“寨门”、“水操台”、“拂净泉”等遗址。

明末,陈示京随鲁王由海入岛,协助郑成功起义抗清,其墓葬于鸡母山。所以在明代,鼓浪屿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地方,当然其中的原因少不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

现在踏上鼓浪屿,可以先去东边的皓月园。

皓月园,这个好听的名字取自于《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里面的景象也十分的不普通。

这园子里赫然屹立着一座栩栩如生的郑成功及其部将巨型铜雕像。这座巨型铜雕除郑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将陈泽、陈广、陈永华、杨朝栋比真实体量略大外,其余各路兵马都朝两侧延伸,像是马上要策马扬鞭了。

除了皓月园,后面想要去看充满历史故事的地方我的推荐是英雄园。

这是为纪念解放厦门、攻打鼓浪屿的烈士而建的,在厦门鼓浪屿鼓解放后,人民群众把原名为“旗仔尾山”的地方称为“英雄山”,来纪念那些英雄的丰功伟绩。

一直到2000年,鼓浪屿区人民政府又在山上辟建“英雄园”,英雄园里面有小纪念广场、纪念雕塑和纪念室三部分,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不幸在战斗中光荣殉国的英雄而建。

来到这里看着这些英雄们的雕像,阅读着纪念室里记载的英雄事迹,让人不禁肃然起敬,现在有这个美丽的岛屿就是因为许许多多的革命英雄所做出的牺牲,是他们的血与肉堆出了和平世界的防护罩。

还有一个地方不能错过——海天堂构。

这是一条融汇了中西方文化结构的建筑物楼房街道。到处可见的是典型中国传统式样,重檐斗拱、飞檐翘角的门楼以及前后两侧的楼宇。

但柱式却又是普遍采用古希腊柱式,窗饰大都为西洋风格,但是当你看到墙面与转角的时候又会差异,因为都是中国雕饰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可以说是都是艺术品。可以按下快门,将他们拍下,之后离开鼓浪屿这些图片都是美好的回忆。

整个鼓浪屿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有着非常独特的一段历史,这也使得使鼓浪屿有着独特的浓厚人文景观、复杂历史情趣、诸多国家风格、中西合璧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该岛又因为人均钢琴和小提琴拥有量居全国之首而被誉为“琴岛”、“音乐之岛”。而因岛内面积1.87平方公里的全步行方式被称为“步行岛”。

除了人文景观,它的诸多纪念馆也让人体会到革命先辈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知重负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

总之来鼓浪屿除了美丽的景色可以看,也不要错过它的丰富人文底蕴。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