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y7000详细配置(这款游戏本的表现究竟如何)

4840 宋寄柔
摘要:联想Y7000的外观则是一如既往的耐看,在2018年的笔记本中也算是颜值中上水准了,在升级了屏幕的同时,固态硬盘更换为忆联科技和东芝的固态硬盘,不过仍然是NVMe型号,相比普通的SATA速率还是快了很多。

联想的Y7000P已经于近日在京东开启了预售,并且在玩家中的热度非常高,在我看来属于外观比较简约的电竞游戏本,我们已经拿到了几台不同配置的机器,将在最近进行测试。

今天我们先来一款“前菜”,那就是搭载1060显卡+高色域显示屏的Y7000次顶配版。

同样是窄边框设计的主流游戏本,Y7000的性价比也很均衡,这次升级了GTX1060显卡和高色域屏,散热规格也得到了提升。

那么它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联想 拯救者 Y7000 高色域版

它的配置如下:

i7-8750H 处理器

GTX1060 6GB 独立显卡

8GB 内存

128GB 固态硬盘

1TB 机械硬盘

15.6英寸 1080P分辨率 72%NTSC色域 IPS屏

厚 23.9mm

重 2.3kg

目前售价:8299元

它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升级GTX1060显卡,散热规格也升级了

2、高色域+窄边框屏幕,素质不错

3、默认解锁PL1至60W

缺点!

1、自带软件有各种推送

2、必须Fn+Q开启强冷模式性能才能完全释放

3、数字键盘位置特别,需要适应

【升级建议】

这台笔记本电脑拆机不难,卸下底面螺丝即可揭开后盖。用拆机塑料片从机器尾部的缝隙下手,拆卸会容易很多。

单通道8GB内存已经足够日常使用,但如果是玩游戏建议自行加装内存组成双通道。

固态硬盘采用忆联科技的OEM固态,采用东芝颗粒,支持NVMe,但通道仅支持PCI-E 3.0 x2,因此在性能上无法达到固态硬盘中的极致。

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该固态硬盘不是2280长度,因此机器在硬盘位上带了一个支架,安装2280规格的固态时需要拆下支架。

【购买建议】

1、对屏幕高色域有需求

2、对笔记本外观设计有一定要求

3、对固态性能需求不突出

这款Y7000高色域版的卖点就是它这块72%NTSC的屏了,相比普通版的45%NTSC,高色域版能在影音及3A游戏时带来更好的观感上的体验。

而Y7000的外观则是一如既往的耐看,在2018年的笔记本中也算是颜值中上水准了,在升级了屏幕的同时,固态硬盘更换为忆联科技和东芝的固态硬盘,不过仍然是NVMe型号,相比普通的SATA速率还是快了很多。

噪音方面,在普通模式下,满载时的噪声最大为50dB左右,而开启强冷模式后,最大噪音依然为50dB,会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

因此,如果你需要一台主流价位的窄边框高色域屏、同时散热能得到保证的外观还很耐看的游戏笔记本,Y7000高色域版比较适合你。

但如果你同时对屏幕的高刷新率有一定的需求,那么可以考虑一下Y7000P,在外观稍有改动的情况下,搭载了144Hz的高刷新率显示屏,比较适合电竞玩家。

上图是联想Y7000高色域版的拆机实拍图,3热管双风扇的组合,可以看到为了应对i7-8750H+GTX1060的发热,相比i5+1050Ti的低配版,该版本将两根较细的热管加粗,3根热管直径是一致的。

在满载状态下,CPU温度最高94℃,功耗45W,频率维持在2.8~2.9GHz。

显卡温度最高83℃,频率1151.5MHz。

表面温度如上图所示,键盘键帽温度最高为46℃,WASD键位区在34℃附近,方向键33.3℃,腕托温度为32.5℃。

总的来说,Y7000高色域版的散热表现尚可。不开启强冷时,双烤下CPU核心温度在88℃左右,功耗40W;要维持45W的CPU功耗,需要开启强冷模式。

表面温度方面,高温面积控制在键盘中间区域,对于左右两侧的WASD区域和数字键盘、方向键区域影响不大。

要维持45W的CPU功耗,需要开启强冷模式。

开启强冷模式后CPU性能正常发挥,但风扇会一直保持在最高转速,此时的噪音有50dB左右,尽管如此,核心温度依旧会达到94℃高温(温度墙95℃)。

联网后,机器自带的“智慧联想”软件会推送各种新闻,在桌面右下角弹窗,一段时间后关闭,建议厂商进行优化。

如果用户遭受了这些新闻的骚扰的话,可以想办法卸载这个软件或者关闭自启。

总的来说,这台Y7000高色域版的完成度还是很高的,补上了屏幕色域这一短板,固态硬盘虽然有物料切换,但性能仍然在主流水准之上。

既然说到了预置软件,就不得不提一下现在笔记本厂商的操作了。

以前的厂商一般会安装一些杀毒软件,还会有升级驱动的软件,小米和华硕这类有灯带的笔记本还会自带灯光控制软件。

像"智慧联想"这样经常弹出窗口未免过于频繁了,希望厂商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对便利的预装软件。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