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孵化多少天孵化(鹅的孵化周期为多少天)

7528 检傲云
摘要:在鹅的孵化过程中,孵化周期的时间长短是影响孵化百分比和健康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鹅蛋的选取和孵蛋前、孵化中的环境控制、饲养管理等方面也会对鹅雏的健康成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想保证鹅的高效繁殖和优质鹅苗的出产,建议合理掌握鹅孵化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原则和技巧,以达到更好的繁殖效果。

鹅孵化多少天孵化(鹅的孵化周期为多少天)

鹅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家禽,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提供丰富的鹅蛋和羽绒。而鹅的繁殖繁育,孵化过程尤其重要。

在孵化的过程中,孵蛋周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那么,鹅的孵化周期为多少天呢?

鹅的孵化周期

鹅的孵化周期主要受到鹅种的不同、温度、湿度、饲养条件和孵化方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般是30到34天,以白鹅为例,最短的孵化周期是28天,最长的孵化周期达到了38天。

孵化周期会因为孵化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孵化周期大概为30天左右,但是一旦环境条件不佳,孵化周期会相应变长。

鹅若是自然孵化,更需要给予好的环境,及时的抑菌和防寄生虫感染,合理的饲养管理等措施。

因为这点对于繁殖鹅具有非常的关键作用。如果是使用了孵化机孵蛋,则还需要定期的检查孵化机的温湿度,保证好的孵化环境条件。

孵化环境条件

孵化环境条件对于鹅的正常孵化十分重要,合理的温度、湿度、转蛋角度、通风量等都对鹅卵孵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比如说,孵化期前七天温度应保持在37℃,湿度控制在55%到60%之间。

每日控制鹅蛋转动角度2-3次左右,孵化期后十天降温1℃,使温度降到36℃,并增加湿度到70%左右,可促进鹅蛋的正常孵化。

在孵化前,应该做好孵蛋准备工作,对器材、孵化机进行清洁消毒,筛选优质蛋,在6月至8月孵化时,应该凌晨或黄昏进行加热或加湿操作。

如果是使用自然孵化,也应当注意维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和适宜温度条件。

鹅蛋的选取

在孵化中,孵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鹅蛋的孵化率、一日龄雏鹅的质量,所以应该进行严谨的蛋的选择。

一方面应该选择生长至60天左右的获得生殖成熟的鹅,其蛋壳坚硬,没有裂纹,蛋壳颜色比较均匀,有较亮的光泽,无外观缺陷和异味。

另一方面,蛋的大小和形状也尤为关键。鹅蛋一般较广圆形,表面略光滑,重量为100~150g左右,也要尽可能的选取大小、形状、质地较好的鹅蛋进行孵化。

孵化管理

孵化期间的管理是饲养员干预的重要方面,这里介绍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1.鹅蛋孵化前应该在以小端朝上的情况下放入孵化盘中,控制好适宜的角度。

2.孵化过程中要避免蛋和孵化器的扭转摆动,要保持稳定的移动方向。

3.当孵化期到达15天以上,鸡苗的血管已被完全吸收,应该减少反复照光,过于频繁的操作会影响到孵化效果。

4.在孵化后期,孵化器内的湿度应该调整到80%左右,虽然增加了孵化盘和表面湿度,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湿度,避免影响孵化效果。

5.当鹅小雏开始孵化出来时,要避免过于主动地打扰孵化器内部的环境,以免影响孵化效果。

孵化期的注意事项

在孵化期间,鹅苗的生长与发育状态与其饲养环境、保温和护理关系密切,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孵化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孵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证一定的通风效果,孵化盘的转动要稳定,扭转角度适宜。

2.在孵化过程中,要经常观察鹅蛋的状态,及时发现异样的缺陷和异常情况。如果鹅蛋出现干裂或受胎不实,需要做好善后和整理处理。

3.保持孵化环境的卫生与清洁,控制病虫害的影响。同时在孵化器和鹅舍内放置饮水器和喂食器,保持小雏的健康和良好状态。

4.在出孵鹅雏后,要第一时间补足小鹅的膳食、营养及清洁等方面的需求。

新出孵的鹅雏,需要做好全身的消毒和预防注射,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小雏的生长成活率。

小结

在鹅的孵化过程中,孵化周期的时间长短是影响孵化百分比和健康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鹅蛋的选取和孵蛋前、孵化中的环境控制、饲养管理等方面也会对鹅雏的健康成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果想保证鹅的高效繁殖和优质鹅苗的出产,建议合理掌握鹅孵化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原则和技巧,以达到更好的繁殖效果。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