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马是多少公里(介绍半程马拉松的起源、规则和距离)
起源
半程马拉松最早起源于美国,1970年代中期,一位名叫弗兰克·巴安克的长跑运动员在跑步之余,想到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在不停顿的情况下,能不能跑完一条马拉松参赛路线的一半呢?
于是他和搭档一起试着在训练中跑了一次“半程马拉松”,并以惊人的速度跑了下来。此后半程马拉松逐渐流传开来。
规则
半程马拉松是一项长跑运动,比赛规则与完整马拉松有些不同。半程马拉松的起点和终点都在一个地方,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半个马拉松路程——21.0975公里,即选拔有耐力、体能和毅力的跑者。
赛道长度采用柔性统计,根据整体水平和具体地形路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地方的半程马拉松比赛,可能会因为游客流量、道路状况等因素而进行整体缩短或加长。
在比赛中,参赛者需要严格遵守赛道标志和交通指示牌的指示,不拥挤、不争抢,保持队形,尊重其他参赛者的存在。
距离
半程马拉松的路程为21.0975公里,是完整马拉松的一半。半程马拉松的起点和终点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参赛者需要跑完整个21.0975公里的步长才能轮到休息。
在比赛中,参赛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体力和耐力,而不是通过暂时的喘息来减少体力消耗。每个人的跑步步长和速度都不一样,在比赛中需要充分发挥跑者自身的实力和特长,通过自己最优秀的状态跑完21.0975公里的全程路程。
总结
半程马拉松是一项长跑运动,是完整马拉松的一半。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长跑运动员巴安克的疯狂创意,他想试着在不停顿的情况下,跑完一条马拉松参赛路线的一半。随着时间的推移,半程马拉松比赛逐渐流行起来,并成为了许多长跑运动员参加的一种比赛形式。
在比赛中,参赛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体力和耐力,这需要日常训练、规律作息、饮食科学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通过跑完21.0975公里的路程,参赛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耐力、增强毅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长跑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