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果实的特点(描述凤仙花果实的形态和特征)
凤仙花果实的形态特点
凤仙花是一种双子叶植物,其果实为荚果。荚果是指果实的外壳分成两个瓣状的部分,内藏种子,凤仙花的荚果长约2.5-4.5厘米,形状像小弯月,两端狭细,中间稍微隆起。
荚果的成熟时期与品种、栽培环境等因素有关,通常在果实变成淡黄色时,即可采摘。
凤仙花果实的特征
凤仙花的荚果表面光滑,有少量纵向的脊线,果实的成熟后颜色分为两种,一种是绿色,一种是棕褐色。而绿色的时候果实很硬,无法食用,只有成熟之后变成棕褐色,它的果实才会酥软可食用。
在品尝凤仙花果实的时候,可以看到果实内部藏有大量的黑色小颗粒,这些内容物就是凤仙花的种子。它们有一定的毒性,需要去除之后才能食用。
凤仙花的果实产量比较高,果实翻新速度比较快,可以长时间地收获。通过观察凤仙花的果实,它可以分为大型果实、中型果实、小型果实等多种不同规格,总体上来看,大部分的凤仙花都会结出硕大的荚果。
凤仙花果实的食用方法
凤仙花的果实营养丰富,味道清甜,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成分。因此,凤仙花的果实可以作为美食来食用,在烹调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凤仙花果实可以做成小食品,如果味糖、果皮卷等,口感酥软,甜美可口。在亚洲一些地方,凤仙花果实有做成小零食的习惯,可以腌制制成“凤仙花酸甜丝”,口感清香酸甜。
另外,凤仙花果实还可以做成果茶,比如凤仙花茉莉茶。制做方便,只要将凤仙花果实和茉莉花拌在一起即可。
凤仙花果实的药用价值
除了作为美食以外,凤仙花的果实还有药用价值。根据药理学研究,凤仙花荚果含有生物活性物质触角花素和木鳖酚等有效成分,对人体有以下药用价值:
1、清热解毒:凤仙花的果实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痤疮等外科症状。
2、降压降脂:凤仙花的荚果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降压、降脂等作用。
3、抗肿瘤抗癌:实验表明,凤仙花的荚果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抗癌效果,可以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凤仙花果实的养护和种植
凤仙花的果实种子萌发力弱,萌发时间长,但如果妥善保存,可以等到种子壳破裂、萌发力增强的时候再进行播种。
凤仙花的栽培期一般为4个月左右,栽种时要求光线充足,温度适宜,湿度不高,这样才能让凤仙花年年都能开花。
凤仙花需要经常施肥,建议每30天施肥一次,适量浇水,除虫防病,热带型的凤仙花需保持高湿度的栽培环境。
凤仙花果实的食品安全问题
虽然凤仙花的果实营养丰富,有药用价值,但是它们也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
凤仙花荚果中的含量致命的有机碱大多存于茎、叶、花,果实中的含量比较少,因此,吃凤仙花果实的时候要确保安全,切勿贪图便宜而购买不知来源、没有合格证明的凤仙花果实。
当准备品尝凤仙花果实时,应该注意将其中的黑色小颗粒去除,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另外,凤仙花属于植物中的第一类甲类毒药,在对凤仙花的人体接触上更要谨慎,如咀嚼凤仙花果实当中含有的种子等。
总结
凤仙花荚果具有高营养价值,同时也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植物产品。除此之外,凤仙花荚果还可以作为小食、茶叶等品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应用前景。
食用凤仙花荚果要注意切勿贪便宜而购买不明来源的凤仙花,同时还要尽量避免接触含毒植物,确保人体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