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僧是什么意思(金庸为什么塑造一位武功高强的扫地僧)

7786 翦春雪
摘要:扫地僧,是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一位在少林寺负责打扫藏经阁的无名老僧人,武功深不可测,并具有大智慧。“扫地僧”现已成为具有极高技艺却深藏不露的人的代名词。

《天龙八部》中扫地僧的出现,可以说非常的突兀,没有任何铺垫,世上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来历,少林寺高手如云,法度严谨,居然也没有任何一位高僧知道扫地僧的存在。

网络上有很多人分析扫地僧是慕容龙城,这是非常不靠谱的事情,因为金庸先生武侠小说,虽然很多人都有历史原型,但是小说中的人物和历史中的人物完全不同,比如丘处机、伊志平、郭靖等等。


那么,金庸先生为什么要在《天龙八部》中塑造一位武功高强的扫地僧呢?

扫地僧,是 金庸 武侠小说《 天龙八部 》中的人物,一位在 少林寺 负责打扫藏经阁的无名老僧人,武功深不可测,并具有大智慧。 “扫地僧”现已成为具有极高技艺却深藏不露的人的代名词。

扫地僧见证了少林派半个世纪来发生的事迹,仅在小说第四十三章中倏然而出,根据自述,在 藏经阁 中约有四十多年,藏经阁所发生之事也全都看在眼里,然而旁人对于他的存在却浑然不知。

在少室山举行的武林群雄大会中,扫地僧在少林寺藏经阁中出场,向萧峰等众人解说强行练习少林派七十二绝技之弊,又以一人之力对战 萧远山、 萧峰 、 慕容博 、 鸠摩智 等武林高手,轻松收服萧远山、慕容博两人。

之后将他们的内伤治愈,以佛法化解两人恩怨,二人经点化后大彻大悟,冰释前嫌,并拜其为师,皈依佛门,回归正道。


之前看了一下,大家有猜是慕容龙城的,也有猜其他的,但是依小编看来,他确确实实只是纷杂的武林之中普通人罢了。我们推理一下,当时扫地僧的年纪,只说是须发皆白,应该也在七八十岁左右。

当然,你要认真说他就是百岁之人,那咱也不能说什么。他在少林寺呆了四十年,也就是说进寺之前,他应该在三四十岁的年纪。

乔峰时代,统治者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赵煦,而北宋此时已经开国120多年了,向前推五十年,大宋开国也70多年了,而慕容龙城活跃于五代十国末期,算起来,在那时扫地僧还没出生呢,所以绝不可能是慕容龙城。


而且,扫地僧说过这样一句话:“七十二绝技的典籍一向在此阁中,向来不禁门人弟子翻阅,明王可知其理安在?”。也就是说,只要是少林门人,是自己可以去翻阅这些武学典籍的。

因此,如果某人天分极高,进入少林,接触到这些无上武学后,是可以成长为宗师级别的人物的。从这里来说,扫地僧之前很大可能就是一个无名小辈,但是武学天分极高,进入少林之后才获得质的飞跃。


这扫地僧就是金庸先生所创造出来的一个角色,在作者心中,也许就是让他创造一种感觉,江湖水很深,没有绝对的天下无敌。

有的是是燃尽芳华,追求武学的最高境界,扫地僧代表了那些为了真正的武术,甘愿默默无闻,一心追求武学最高境界的那群人,而他的出现,也并不是要显露出多大的本事,一切只为了化解恩怨。

从他走出藏经阁的那一刻起,他就被金庸披上了一副神秘的面纱,扫地僧的出现不是要表达自己是谁,他的出现主要是为乱世江湖做一个收尾,用他来结束这一悲怨的纷争。诠释江湖的最终宿命。


其实金庸的作品里面总是会出现这样一些人,比如黄衫女,《侠客行》里的龙木岛主,还有独孤求败。

佛学高深,武功精湛,妙手仁心的扫地僧,寂寂无名于少林寺藏经阁,力挽狂澜,一鸣惊人。

金庸老先生巅峰之著中,设计这样一个人物,自有其良苦用心,窃以为不必牵强附会,浮想联翩,扫地僧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而己,是普罗大众,芸芸众生一员,寓意平民英雄也。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