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郭德纲相声不怎么样(郭德纲的问题出在哪里)
郭德纲于谦领衔主演的话剧《窝头会馆》开票,参演的德云社演员栾云平,杨九郎、王九龙和杨鹤通等人都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消息,这是常规操作。
但是,即使是常规操作,领衔主演的郭德纲和于谦也都没发任何相关动态,似乎这《窝头会馆》和他们没关系一样。
不过,这对于谦来说似乎很正常,他是一位恨不得一个月发一篇动态的主儿,但对于郭德纲来说,似乎有些不正常。
要知道,郭德纲虽然近些年更新动态也不是特别频繁,但一个月至少也会有那么几回,更值得一提的是,自从他的相声被两家电视台下架后,他在十来天内连续更新七个动态,光“过年喽”就发了三次。
但是,从2月21日到3月6日,快半个月时间里,郭德纲一篇动态都没发,和之前频频更新动态的他判若两人。
看起来,郭德纲似乎终于悟到了八个字的精髓:少说多做,沉默是金。
对此,笔者也有八个字的评价: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一、相声风格可以见仁见智
郭德纲的相声风格一直是相声界和社会上争论的焦点,他的相声作品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层出不穷的荤段子和“屎尿屁”就让很多观众犯膈应,甚至有些观众认为应该把郭德纲的相声归为“十八禁”之列。
此外,郭德纲还经常在相声里夹带私货,用相声段子攻击同行,严重的甚至直接点名谩骂,在相声里发泄个人情绪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
这样的郭德纲相声广受诟病也不足为奇,不过我们还要注意另外两件事:
首先,郭德纲的相声并不是只有三俗和伦理哏,德云社年轻演员们的相声也不是只有骚浪贱和屎尿屁,他们还是有大量正常的相声作品的,虽然水平良莠不齐但我们得实事求是,不能以偏概全。
尤其郭德纲还有不少单口相声和长篇评书作品,这里面虽然也有一些他发泄情绪的内容,但整体上还是比较健康的,至于评剧、京剧即使味儿不对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其次,语言节目存在三俗内容绝非德云社独有,其他一些相声团体、脱口秀、二人转和小品等节目同样难免存在一些三俗内容,只是数量多少和占比不同而已,所以曲协反三俗从来都是针对曲协会员单位,倡议书则覆盖整个曲艺界。
整体上看,郭德纲的相声风格其实是可以见仁见智不用一棍子打死的,他对曲艺界和相声界也是有功之臣。
既然如此,为什么郭德纲混到相声作品被地方春晚下架,只能靠刷社交平台体现存在感的地步了?
二、问题主要出在嘴上
如果郭德纲就像一个普通相声明星一样安安心心说自己的相声,那他即使说一些三俗内容,或者在相声里夹带一些私货也不会出现多大问题,张番刘铨淼都被文化执法部门撵下台了,也没影响到什么,至少郭德纲在商演时可没出现过这种窘境吧。
如果你捋一下郭德纲从2005年底成名后的历史,你会发现他的大多数问题并不是出在相声作品上,而是出在他那一张不安分的嘴上,当然,这个“嘴”是泛指,也包括他公开发表的各种文字。
郭德纲刚成名时,他不光是观众和粉丝的宠儿,还是全行业的宠儿。2005年底有一个相声邀请赛,郭德纲于谦作为特邀嘉宾上台作示范表演。
当时台下曲艺界群星云集,刘兰芳、姜昆、侯耀文、赵炎和李金斗等曲艺名家都被郭德纲于谦的《西征梦》逗得哈哈大笑,台上台下其乐融融。
郭德纲倾尽全力拍摄电视剧《窦天宝传奇》时,相声界同行鼎力相助,师胜杰、刘洪沂、高玉庆均客串出演角色给郭德纲捧场。
但是,郭德纲管不住的嘴在之后的十来年里起了一个很不好的作用,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1、砸挂汪洋
2005年底,郭德纲在相声商演中直接用低俗段子点名砸挂同行汪洋,引发了他的第一个官司,虽然这中间侯耀文没起到好作用,郭德纲也有点儿冤,但祸是从他嘴里引起来的,他不道歉谁道歉。
2、和杨志刚打官司
2006年初,郭德纲因为他的前任师父杨志刚在报纸上揭短怒而发文反击,因有不实内容被杨志刚告上法庭,虽然杨志刚败诉没能将郭德纲送入监狱,但郭德纲也被法院认定为发文不实。
比这个结果更糟的是,经过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之前不被外界熟知的郭德纲前任师父以及郭德纲早年冒充领导签字贪污公款的事情彻底曝光,成为郭德纲一段挥之不去的黑历史。
但凡郭德纲大度包容一些,他也不会被“杨志刚”和“冒充领导签字”这两件事困扰十几年,而且目前看来还会继续困扰下去。
3、《我要反三俗》
2008年,郭德纲创作表演了相声《我要反三俗》,这是他情绪化相声的代表作之一,可以说过足了瘾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关注度,十几年之后也经常被提起。
但是,郭德纲这段相声用“反串黑”的方式对“反三俗”进行讽刺和诋毁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不正确的思想导向,因为“反三俗”是没有任何错误的。
这段相声也让郭德纲之后十几年被打上“反反三俗”代表人物的标签,虽然给他平添了很多流量,但后来郭德纲自己也后悔了,2021年他亲自转发“反三俗”倡议也无法消除这个标签,估计连他自己也有些悔不当初吧。
4、造谣姜昆“取缔小剧场”
同样是2008年,何云伟对记者说,他的师父告诉他,姜昆做了一个“取缔小剧场”的提案,结果何云伟和高峰口诛笔伐引发外界对姜昆的攻击。
最后事实证明,何云伟师父的话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谣言,姜昆的文案不仅没有取缔小剧场的内容,相反还有保护小剧场的建议。
何云伟在2008年的师父是谁不言自明,郭德纲这次突然发难再加上他在《济公传》里的指桑骂槐,直接开启了之后他的粉丝对姜昆持续十几年的网络暴力,这些事同样让郭德纲得到了流量和关注度,但其影响同样是不好的。
5、侯氏遗产案
2007年侯耀文去世后,侯耀华提议侯家徒弟们以后聚在他周围,郭德纲选择带德云社众人离场。
如果郭德纲和侯耀华就此分道扬镳也就罢了,但2009年郭德纲主动介入侯氏遗产案,将侯耀文的家事弄到了媒体上热炒,但他雷声大雨点小,开庭时退缩,最后侯氏遗产案和解收场。
郭德纲在这个过程中说了很多话,不仅和二大爷侯耀华反目成仇,还和曾经的师兄弟们无法相处,更因为法庭临阵退缩和师父下葬当天喝喜酒等事情被网友诟病了很多年,同样是得到了一部分流量,却失去了很多路人缘。
6、大骂记者
2010年郭德纲徒弟李鹤彪打人事件发酵,随后李鹤彪被依法拘留。
郭德纲在这个时候没有选择息事宁人而是顶头上,不仅夸奖李鹤彪是“民族英雄”,更是大骂记者用词恶毒,这件事直接导致德云社遭遇一次巨大的危机,这中间郭德纲的情绪化处理方式再次成为焦点。
7、《屌丝青年》抄袭
2012年郭德纲相声《屌丝青年》抄袭被抓包,引起很多作家和博主的批评,对此郭德纲只需要改正错误真诚道歉即可,但他却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对被抄袭博主讽刺挖苦,郭德纲的粉丝更是对被抄袭博主进行攻击谩骂。
这种行为做了一个非常坏的示范,之后十来年德云社只要一出侵权和抄袭争议,鲜有真诚悔改道歉的,粉丝网络暴力反而习以为常,这种做法再次极大伤害了郭德纲和德云社的路人缘。
8、暗讽去世台长
2013年北京卫视台长王晓东因肝癌不幸去世,郭德纲在社交平台贴出喜字和打油诗疑似内涵讽刺去世的台长,郭德纲此举看似快意恩仇却触及了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并一口气得罪了很多媒体,得不偿失。
9、打压徒弟
2016年郭德纲通过《德云家谱》对退社的何云伟、曹云金“清门”,这个行为本身就存在争议,毕竟何云伟曹云金同时还是德云社文化有限公司的前员工,双重身份之下用师徒关系打压颇有双标之嫌。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清门完全可以用一句话表达“他们从此不是我徒弟了”,但郭德纲选择了很苛刻甚至恶毒的词语,直接导致曹云金忍无可忍选择正面对刚。
在这个喧嚣一时的师徒对撕事件中,虽然曹云金和何云伟遭到一部分打压,但郭德纲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曹云金只说半句的那些诸如“女记者”之类的八卦成了郭德纲头上的阴影,几年后依然时常被提起。
10、恶俗调侃小朋友
也是在2016年,郭德纲在一个颁奖礼上不顾主持人拦阻多次恶俗调侃沙溢胡可的孩子,遭到很多网友的指责,郭德纲选择反唇相讥,这件事他嘴上没输,但在路人缘上无疑又输了不少。
以上十件事并不是全部,郭德纲在成名后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几乎每年都会因为管不住嘴而带来很多争议事件,在这些事件中,他无疑得到了一些好处,比如曝光度和流量大增,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失去了很多老粉丝和路人缘。
最关键的是,郭德纲本来可以凭借自己的相声作品成为有口皆碑的相声名家,即使相声水平出现一些滑坡也不会影响到他的行业地位和形象。
但是,郭德纲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他的形象虽然没有在历次争议事件中彻底塌方,但他却从一个靠作品的相声名家逐渐变成了靠话题的流量明星,孰优孰劣,见仁见智。
好在,从2017年以后郭德纲越来越沉默,一直到2022年他几乎很少再有能惹起巨大争议的事情发生,已经功成名就的他似乎终于悟透了那八个字:少说多做,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