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撒谎该怎么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孩子说谎的方式)

6433 闵洛灵
摘要:容易说谎的孩子大多跟父母沟通较少,有的很害怕父母发脾气,还有的害怕让父母失望,小小的心灵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心理负担。他们无法像成年人一样灵活应对,因此很容易走上偏路。如果父母能开明一些,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理解,让他们的心灵放松下来,多一分自在,少一分忧虑,那么孩子才会无条件地信任家长,带着安全感去面对问题,而不会说谎。

当发现孩子说谎时,

许多家长会立刻紧张起来:

糟了!我的孩子是不是变成了坏孩子?

这是跟谁学的?我该怎么纠正他?

身为家长,这份责任心可以理解。

不过,也不必如临大敌。

了解谎言形成的机制,

就能正确处理孩子说谎的情况。

有时候,谎言不是孩子主动编造的,

而是被家长逼出来的。

一起来看看这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01

有一次,我和朋友相约下班后去她家玩。傍晚到家后,朋友打开卧室门,看到儿子阳阳已经坐在书桌前写作业了。

我走过去拍拍阳阳的脑袋,说:“小家伙真勤奋呢!”这时,朋友突然从孩子展开的数学书下面抽出一部手机,手机的屏幕还亮着,显示着游戏画面。

阳阳一看暴露了,脸“唰”得一下变红了。面对显而易见的事实,朋友握着手机问儿子:“你是不是玩手机了?”她像是在审问犯人,语气咄咄逼人。只见阳阳抬头望了望妈妈,咬着嘴唇,眼神上下游移。

我赶忙打圆场:“咱俩抓紧给孩子做饭去吧!”说着,我一边把朋友往外拉,一边安抚阳阳认真写作业。

朋友很不解,说:“他都说谎了,我得好好教育他。”

我认真纠正道:“他没有说谎。他还没有开口呢!倒是你啊,明知是事实还要问,就算他真的说谎了,也是被你逼的。”

02

如果我没有及时把朋友拉出阳阳的房间,不难想象接下来他们之间的对话:

孩子否认玩手机,说出谎言,妈妈严厉训斥孩子。

再严重一些,妈妈会借题发挥,把孩子之前玩手机的事全都抖落出来。

最终,孩子大哭着道歉,承诺以后再也不玩手机、再也不说谎了。

可是,这样就算解决问题了吗?

经历过这一次之后,孩子虽然记住了不能说谎这一要求,但更意识到惹妈妈生气是一件可怕的事。假如以后再犯了错,在母亲严厉的目光下,很容易再次上演说谎的情景。

“趋利避害”几乎是人的本能。假如我们是孩子,面对咄咄逼问,第一反应很可能也是说谎辩解。是的,许多谎言就是在家长的明知故问下“刻意训练”出来的。原因很简单,家长逼得越急,孩子越想逃避责罚。

如果不想让孩子说谎,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提醒自己:不要明知故问,不要为他们制造说谎的条件。万一他们体验到通过说谎脱险的感觉,以后就更容易说谎。

03

阳阳偷玩手机被抓住这件事当然不能不了了之,朋友是这样处理的:晚饭后跟孩子谈心。

她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妈妈发现你玩手机了。那款游戏一定很吸引人吧。”

平和的态度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我看到了事实,但我理解你。

“玩了就是玩了,只要坦然承认错误,我肯定不会生气,更不会朝你发火。如果你说谎,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卸下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同时表明了家长的立场,让孩子明白,面对比逃避更简单,说谎是很愚蠢的做法。

“如果你想玩手机,可以跟我商量呀,比如每天晚饭后玩半小时。遇到你特别喜欢的新游戏,你还可以跟我申请延长玩游戏的时间。在写作业期间偷偷玩是绝对不允许的。那样做既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又不能玩个痛快,何必呢?”

说谎通常是为了掩饰一个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才会从根源上杜绝孩子说谎。

04

容易说谎的孩子大多跟父母沟通较少,有的很害怕父母发脾气,还有的害怕让父母失望,小小的心灵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心理负担。他们无法像成年人一样灵活应对,因此很容易走上偏路。

如果父母能开明一些,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理解,让他们的心灵放松下来,多一分自在,少一分忧虑,那么孩子才会无条件地信任家长,带着安全感去面对问题,而不会说谎。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