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和李渊什么关系(李渊为什么会想要除掉李密呢)

6307 艾语风
摘要:兵败的李密恍然悔悟不听部下之言,造成惨败,经部下提醒,想到在长安的李渊,二人均为李姓,归于同宗,李密兵强马壮之时,李渊为了安抚李密,处处恭维着他,可以说李密的兵败和李渊脱不了干系。

瓦岗首领李密在李渊的甜言蜜语之下渐渐迷失了自己,加之击败宇文化及和王世充,让这个胸怀大志、多有谋略之人越发骄横起来。

‬人有权利那就飘,李密表现很明显

自从上次王世充败于李密之手,部下几乎死伤殆尽,听闻宇文化及弑帝后,果断采取行动,在都城洛阳拥护代王杨侗称帝,实则自己独揽朝政。

李密得知此事之后异常愤怒,心想我自起兵至今日,拥兵数十万,尚且没有挟天子、把持朝政,于是意欲再次讨伐王世充。

而王世充深知李密多有谋略,几番交战败于他手,于是趁着李密刚与宇文化及交战后兵疲马倦之机,准备先发制人。

彼时李密刚入瓦岗之时,为翟让出谋划策,体恤手下士兵,夺粮仓救济百姓,散家财给予士兵,可谓是爱兵爱民的好首领。

然而,此时的李密,听惯了李渊的甜言蜜语,想着自己马上成为天下之主,骄横自大,不再体恤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将士,贾闰甫等人力劝李密关键时刻要与战士同甘共苦,不可与将士百姓离心。

这些忠言丝毫唤不醒沉醉于春秋大梦的李密,反而引起了他的疏远和猜忌,于是眼前一旦没有敢于谏言之人,那么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公元618年,王世充率先出兵,击败瓦岗军数将,李密亲自率军迎战王世充,王世充率军离开都城洛阳,正是偷袭都城的好时机。

裴仁基建议李密秘密出兵都城,李密不听,坚持迎战老对手王世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王世充大败李密于邙山,瓦岗军损失惨重,李密败逃至武牢关。

‬寄人篱下不好过,叛逃之后把命丢

兵败的李密恍然悔悟不听部下之言,造成惨败,经部下提醒,想到在长安的李渊,二人均为李姓,归于同宗,李密兵强马壮之时,李渊为了安抚李密,处处恭维着他,可以说李密的兵败和李渊脱不了干系。

于是李密想要去投奔李渊,李渊也非常认可李密的才能,不仅封其为邢国公,还将表妹嫁与他。

但习惯成为老大的李密,那时是何等的风光,又联想到之前李渊对其多有巴结之意,今日自己却要来投,不愿意久居人下,多有反意。

李渊准备成大事,令李密前去黎阳安抚旧部,王伯当随之一同前往。但还没有走到黎阳,就收到李密召其回去,李密大为震惊,认为李渊是怕自己所召回的旧部只听命自己,假以时日与他为敌。

于是李密不顾王伯当的劝阻,坚持背叛李渊,打算投奔在襄城的张善相。但被身处在熊州的盛彦师得知,盛彦师曾跟随李渊攻破长安,可以说是从晋阳起兵较早跟随李渊的部将,也非常不满李密的行为。

盛彦师就派兵埋伏在李密必经之路,待李密率兵从此经过,李密没有觉察,被杀,其头颅被运回长安,李渊用其头颅安抚了李密旧部。

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亦或是《隋书》都给予了李密很高的评价,多有拿他和项羽做比较,认为其文武气度比得过项羽,但果断壮勇方面差项羽太多。

实力壮大之后,日益狂妄,也忘记了起兵反隋的初心,不听贤者语,只能落得尸首分离的下场!

相关文章

    木神句芒是谁的后裔(木神句芒还有哪些隐藏的身份呢)

    木神句芒是谁的后裔(木神句芒还有哪些隐藏的身份呢)

    佴若彤 5199

    日本的国花是什么花(日本国花到底是樱花还是菊花)

    日本的国花是什么花(日本国花到底是樱花还是菊花)

    检傲云 5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