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有多少上将(为什么洪学智被二授上将)
1955年,我国军队推行军衔之后,出现了10位元帅、10位大将和57位上将。1965年,我国军队曾经暂时停止使用军衔。
1988年,再次使用军衔的时候,57位上将中,为何只有洪学智将军,被第二次授予上将?其他的上将们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军衔。1955年,我国军队使用军衔的时候,出现了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等军衔。
总计出现了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因此,还出现了“粟裕镇大将、萧克镇上将、徐立清镇中将,解方镇少将”的说法。当时,42岁的洪学智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
1965年,鉴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暂时停止使用军衔。直到1988年,也就是23年之后,我国才重新使用军衔。
不过,1988年军衔与1955年军衔不同,1988年军衔分为: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等等。请注意,元帅和大将已经没有了,一级上将则没有授予任何将领,最终在1994年撤销。
一个问题出现了,在1988年的授衔中,已经75岁的洪学智将军,第二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因此,洪学智将军被人们称为“六星上将。”
其实两次上将的等级并不完全一样,1955年的授衔中,上将之前有十大元帅十大将。1988年的授衔中,上将之前只有一级上将,而且一级上将没有授予任何人。
开国总计57位上将,为何只有洪学智将军被第二次授予上将呢?
认真的说,从1955年到1988年,长达33年时间里,一部分战功赫赫、威风凛凛的上将们,已经先后逝世。1988年,57位开国上将中,总计还有27位健在。
分别是:萧克上将、李达上将、叶飞上将、王震上将、韦国清上将、乌兰夫上将、傅钟上将、杨得志上将、张爱萍上将、王平上将;
钟期光上将、陈士榘上将、陈再道上将、陈锡联上将、李聚奎上将、宋任穷上将、宋时轮上将、刘震上将、张宗逊上将、杨成武上将、吕正操上将、朱良才上将、周桓上将、王宏坤上将、董其武上将、陶峙岳上将等等。
1988年,按照规定,只有在军队工作的高级将领,才能被授予上将军衔。当时,27位健在的开国上将中。其中的26位老将军,要么年纪偏大,已经退休。
要么已经在地方机关工作,根本不在军队中。只有洪学智将军仍在军队中,担任领导岗位。因此,在1988年的授衔中,只有洪学智将军被二次授予上将。
当时,有人曾经问过洪学智将军:“您已经是上将了,为什么还要接受第二次授衔?”洪学智将军笑着回答:“我也不想要,可组织说,你不授衔,别人也不好授衔。我总不能因为我自己耽误大家的事吧,一咬牙,我又成上将了。”
1988年授衔中,包括洪学智将军在内,总计有17位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
分别是:洪学智上将、张震上将、秦基伟上将、刘华清上将、李德生上将、尤太忠上将、郭林祥上将、王诚汉上将、向守志上将、李耀文上将、徐信上将和刘振华上将、万海峰上将、杨白冰上将、迟浩田上将、王海上将、赵南起上将等等。
其中,洪学智将军是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领,因此被称为“六星上将。”在1955年授衔中,张震将军和秦基伟将军,都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两位将军已经担任了高层领导岗位,被授予上将。
刘华清、李德生、尤太忠、郭林祥、王诚汉、向守志、李耀文等7位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的授衔中,被晋升为上将军衔。至于徐信和刘振华将军,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64年,军衔停止使用之前,徐信和刘振华被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的授衔中,两位将军也被晋升为上将军衔。
万海峰将军在1955年的授衔中,被授予大校军衔,当时是一个师的师长。1988年,被晋升为上将军衔。杨白冰将军在1955年的授衔中,被授予上校军衔。1988年,被晋升为上将军衔。
迟浩田将军和王海将军,在1955年的授衔中,被授予中校军衔。对于王海,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空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出现了闻名遐迩的王海大队。1988年,两位将军被晋升为上将军衔。
赵南起将军是唯一的开国少校,1955年,赵南起被授予少校军衔。33年之后,1988年的授衔中,赵南起将军被晋升为上将军衔。所以说在1988年,健在的57位上将中,只有洪学智将军能够被授予上将,其他的老将军们,要么是已经退休,要么是在地方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