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是如何遭到破坏的)

6940 念尔安
摘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壤疏松、易容,地表千沟万壑,破面水土易流失。以及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地表等。

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偏北,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海拔1500到2000。

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公尺之间,最厚达150∼180公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壤疏松、易容,地表千沟万壑,破面水土易流失。以及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地表等。

主要原因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4个方面。

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黄土高原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种:

1、冲毁土地,破坏良田

由于暴雨径流冲刷,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坡面和耕地越来越小。

2、土壤剥蚀,肥力减退

由于水土流失,耕作层中有机质得不到有效积累,土壤肥力下降,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此外,水土流失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也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它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表层结皮,抑制了微生物活动,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有效供水,降低了作物产量和质量。

3、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且愈演愈烈。

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泥,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

4、淤积水库,堵塞河道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河道和渠道,导致水库被迫报废,成了大型淤地坝。

不过,黄土高原在多年来在生态建设的促进下,环境明显改善,曾经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为主要功能的绿色生态屏障已初步建立,局部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幅好转。

所以大家请爱护我们身边的大自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