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得是什么意思啊(唾手可得和垂手可得的区别)

7671 兴暮芸
摘要:唾手可得的意思是指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出处:《后汉书·公孙瓒传》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我谓唾掌而决。”译文:往手掌上吐唾沫,准备使劲,决定最后胜败。

“唾手可得”和“垂手可得”的区别?

唾手可得和垂手可得在读音上就有不同,唾(tuò)和垂(chuí)两个不同的发音 ,本身两个词的动作指示也不同 。两个成语都是表示容易,但是垂手可得表示的容易程度越高。

唾手可得,它是一个成语,拼音是tuò shǒu kě dé,是指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 。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 。出自《后汉书·公孙瓒传》。

垂手可得,同样是一个成语,拼音是 chuí shǒu kě dé。是指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扩展资料:

典故:唐太宗时,唐朝属国高丽国发生内乱,大臣支离杀死唐太宗立的国王后自立为王,唐太宗想亲征高丽。大将褚遂良认为这点小事不必皇帝亲征,派一两名精干的大将带上十万兵马出征,小小高丽就“唾手可取”

唾手可得是什么意思出处是什么

唾手可得的意思是指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释义:指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出处:《后汉书·公孙瓒传》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我谓唾掌而决。”

译文:往手掌上吐唾沫,准备使劲,决定最后胜败。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示例:四个现代化决非唾手可得,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使它实现。

扩展资料:

唾手可得的近义词有哪些:

一、手到擒来

释义: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出处: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二、信手拈来

释义: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出处:宋代诗人苏轼的《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译文:你(君)才气洋溢,出口成章,随便说出的都是巧夺天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