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逆钟向转位是什么意思(心电图的原理是什么)
心电图逆钟向转位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的术语。做心电图时胸壁上要放6个皮球,医学上叫V1 V2...V6。观察是否转位,是规定人站在病人脚头的位置观察,如果V1-3的图形在V4-6的位置出现,就叫顺钟向转位,反之就叫逆钟向转位。
心电图: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
英文:
ECG或EKG
常见发病部位:
心脏
原理:
心肌细胞膜是半透膜,静息状态时,膜外排列一定数量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膜内排列相同数量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称为极化状态。
静息状态下,由于心脏各部位心肌细胞都处于极化状态,没有电位差,电流记录仪描记的电位曲线平直,即为体表心电图的等电位线。
心肌细胞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大量阳离子短时间内涌入膜内,使膜内电位由负变正,这个过程称为除极。
对整体心脏来说,心肌细胞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顺序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由电流记录仪描记的电位曲线称为除极波,即体表心电图上心房的P波和心室的QRS波。
细胞除极完成后,细胞膜又排出大量阳离子,使膜内电位由正变负,恢复到原来的极化状态,此过程由心外膜向心内膜进行,称为复极。同样心肌细胞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由电流记录仪描记出称为复极波。由于复极过程相对缓慢,复极波较除极波低。
心房的复极波低、且埋于心室的除极波中,体表心电图不易辨认。心室的复极波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T波。整个心肌细胞全部复极后,再次恢复极化状态,各部位心肌细胞间没有电位差,体表心电图记录到等电位线。
心电图检查出逆钟向转位是怎么回事?
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这是正常的。
逆钟向转位是心电图的术语,表现为v3或v4导联的r/s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上。正常人可出现。病理状态下,左心室肥大时也会出现逆钟向转位。
心电图检查t波改变,提示心肌缺血。结合心电图检查有逆钟向转位,心电图上出现这种情况应该重点考虑是不是有左心室肥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