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含义)

6924 翦春雪
摘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意思是,保护一个国家,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意思是,保护一个国家,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梁启超将顾炎武的这句话归纳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论·论幼学》写道:“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中写道,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后人尊为亭林先生。

近日,听得一席专家讲话,醍醐灌顶。

这位专家是北京大学研究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和君咨询战略顾问。据说,他在军校读的专业就是战略分析与战略预测。

他说,越是工资三千块以下收入的人,最喜欢关心台海局势,说什么时候打,怎么去打。

他说,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这些人有点错位的感觉,都怪那个东林党说什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位专家的话与网上流传的段子如出一辙:

月薪3000的人,睡觉前考虑的问题是“论美国攻打伊朗的可能性”。

月薪3万的人,睡觉前考虑的问题是“明天要把贷款弄下来,把那几个合同签了”。

月薪30万的人,睡觉前考虑的问题是“明天外商要来参观,公司方案可能不是很完善”。

月薪300万的人,睡觉前考虑的问题是……

这位专家的观点,也颇有历史渊源。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曹刿同乡对曹刿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这位专家的话,对不对呢?

就现实来看,似乎也对。

作为一名普通人,关心你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关心自己的工作、生产、生活才最为实际。

普通人受地位、环境、视野、知识等方面的局限,看待问题可能不够高度、不够全面……那些国家大事可能不是你想像中的哪样。

再说,你也无法左右局势,有些事情什么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你说了不算。还有,无论你的看法正确与否,有多大程度地正确,根本没人会听。

东汉时期,十五岁的陈蕃常独自一人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整理房间来迎接客人呢?”

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祸患这件大事为己任。

为什么要在意一间房子呢?”(“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劝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陈蕃那个时候是有屋不扫,可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是无屋可扫,如果买不起房子,连自己的安身之所都成问题,谈那些国家大事的确有些遥远。

那么,国家大事真的不关普通人的事么?

肯定不是!

目前,中印士兵还在班公湖地区对峙。这些士兵大多数肯定来自普通的农民家庭和市民家庭。

保卫国土和国家安全,需要这些普通士兵挺身而出、持枪站岗。一有命令,就要冲锋在前,奋勇杀敌。

一个士兵身后就是一个家庭,特别是那些独生子女家庭,在那里当兵意味着什么,国家安危岂不系于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家庭?

再说,中印、台海那些地方一旦开战,如果久战不决,征兵入伍、物资紧张、物价上涨、税收提高、失业增加……这些不都要普通老百姓承担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