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有什么之称(唐朝诗人刘禹锡杰出的诗作赏析)
提到诗人刘禹锡,最为大众所熟悉的要数他的《陋室铭》了,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被广为传颂,脍炙人口。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出身于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足见他在诗坛的地位之高,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此外还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在了解熟悉作者以后,我们一同他的世界,看看诗人笔下的秋有何不同之处,这篇文章主要跟分享他最为杰出的词作之一——《秋词》。
《秋词》的语言描写爽朗明快,出语新奇,让人读完之后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文人墨客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把两者相联系起来进行创作。
但是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并没有太多的愁绪在里面,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
本诗歌的前两句是议论句,作者直抒胸怀,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到后两句描写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秋词》的可贵之处在哪里呢?
一、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
《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思维,转念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既富有哲理意蕴,也颇具艺术魅力,情感所达之处发人思索,耐人吟咏。
二、唤醒读者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这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秋天的景物和颜色,帮助读者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更为重要的是唤醒了读者的高尚情操和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
读这样慷慨激昂的诗,充斥在我们心头的,绝非是悲凉的氛围,而是一股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一曲非同凡响的秋歌。
我们可以随着诗人的“诗情”,尽情想象,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仿佛自己都已经置身其中中,情景结合,“实”和“虚”融合在了一起。
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感,本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为后人所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无价之宝。
三、一反常调,另辟蹊径
刘禹锡的《秋词》,它以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隐藏了秋天悲凉的一面,让读者看到远离秋天也是有另一面的。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从诗中的积极态度,不得不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处变不惊的心胸。
读完刘禹锡的这首《秋词》之后,你是否也感触到了刘禹锡的豪迈与旷达呢,对于秋天可否也有了不一样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