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古代诗人都喜欢提到苔花)
自然界中有一种植物,它太普通了,它不见高大挺直,也没艳丽的花朵,更没有浓郁的芳香,它总是泥土的味道淡淡而来。
当你见到它的时候或者知道它的时候,总会有浮想、有感慨!
这是一种特别小的植物,在荒野僻静的潮湿背阴处常常见到它,有人形容它如米小,真是恰如其分又形象生动。它结构太简单了,仅仅有茎和叶,有时甚至只有扁扁的小叶。
它没有真正的根,只是紧紧的拥抱着大地。它偏偏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如裸露的石壁上,潮湿的墙角或森林里静静地生存,但是它也会顽强地开花。
它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绽放,但是不见许多悲观和怨气,也不自卑。它虽然真是如有位诗人那样写的“如米小”,但是它也有青春的绿意,更有属于自己的花蕾。它花开“如米小”,也在努力绽放,它就是苔花!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在自己的诗里写到它。
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刘禹锡,在他的《陋室铭》中这样如歌的写到苔花:“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在更深的感受着这样的领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唐朝时期的王维有一首小诗《鹿柴》,他把空山、树林、青苔如画般写在小诗中,并且与心头的兴致巧妙自然会合,写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禅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清朝时期的袁枚的小诗《苔》这样写出自己心中的苔花的情怀:“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袁牧诗中赞叹苔花,它经常荒野偏僻的平原、山谷见到,它自由自在安静的绽放。苔花生存的环境阴冷潮湿,少见温暖的阳光,并且常有风雨的侵袭。
它花开的时候不见大美鲜艳,更没有浓郁扑鼻的芬芳。但是苔花没有卑微生存,它远离喧闹之地,放低姿态安宁淡然,有满满的自信,但没有自负,清高悠远自我自在地努力绽放。
如米小的苔花是一种最普通最平凡的花,但是它不仅仅让大地有了绿色,充满了生机。当你在荒野山坡上见到它的时候,当你没见过它,只是在书中知道它的时候,你总会有一些人生的感受。
中国古代的时候许多有见识的文人墨客,他们经历过世间凡俗,但是放低姿态,淡泊明志,心正清高,诗情画意如歌意境悠远绵长。他们如苔花一样,更喜欢远离喧闹的尘世,自我自在坚持着自己的人生信念。
他们有美好的心愿和情怀,希望把自己的生活感悟浓缩精炼写进诗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