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注意事项有哪些(吡唑醚菌酯的应用技术)

7859 绳嫔
摘要:吡唑醚菌酯使用注意事项:吡唑醚菌酯登记的病害种类非常多,包括炭疽病、白粉病、叶斑病、腐烂病等,治病确实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效果偏慢,不太明显,保护效果大于治疗效果,所以最好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

吡唑醚菌酯是最近几年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流行的一种杀菌剂,种植户都喜欢用,它对农作物的防病增产效果明显。

虽然它是一种好药,但是如果我们用不好,那么它不仅治不住病害,甚至还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吡唑醚菌酯的应用技术!

吡唑醚菌酯—既能防病又有植物保健作用的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是非常好的保护治疗性的杀菌剂,它的杀菌机理是通过抑制病菌体内线粒体的活动来实现的,属于第三代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尽管可以治病,但是近几年来主要将其应用在防病方向,预防叶斑病、白粉病等病害效果不错;

除此以外,吡唑醚菌酯还可以提高植物的体内各种酶的活性,能够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抗逆境能力!基于这两个原因,不论是在果树区,还是大田区,吡唑醚菌酯卖得都特别火!

吡唑醚菌酯应用技术

吡唑醚菌酯主要针对真菌性病害,根据病害种类的不同,所以要使用的量也不同。根据生产实践,以25%的吡唑醚菌酯为例,有以下应用数据可以参考:

防治白菜炭疽病用30-50毫升/亩喷雾;草坪褐斑病1000-2000倍喷雾;

茶树炭疽病 液1000-2000倍;大豆叶斑病30-40毫升/亩喷雾;大豆植物健康作用30-40毫升/亩喷雾;

黄瓜 白粉病20-40毫升/亩 喷雾黄瓜霜霉病20-40毫升/亩喷雾;芒果树炭疽病1000-2000倍液喷雾;

苹果树腐烂病 稀释1000-1500倍喷淋;西瓜炭疽病15-30毫升/亩喷雾。

吡唑醚菌酯使用注意事项

1)吡唑醚菌酯最好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

吡唑醚菌酯登记的病害种类非常多,包括炭疽病、白粉病、叶斑病、腐烂病等,治病确实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效果偏慢,不太明显,保护效果大于治疗效果,所以最好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

病害已经大发生,建议搭配其它药剂一块用,否则可能会因为治不住病而导致病害蔓延,损失加剧。

2)吡唑醚菌酯在使用时要注意使用频率,一个生长季控制在2-3次为宜。

吡唑醚菌酯可以延缓叶片衰老,所以在植物上用得多,农作物可以做到活杆成熟,或者晚熟,比如在花生上就有明显的效果。

但是有一些作物不需要晚熟,比如小麦,别人的都熟了,你没熟,那就会影响收割进度,又比如一些需要脱叶的棉花辣椒等,用吡唑多也不好,比如小麦上面用,最多用上两遍就可以了!

3)在果树的果实转色期,最好不要用吡唑醚菌酯,可能会影响转色。

这个问题在很多果树上都有出现,因为吡唑醚菌酯用多了,可能会抑制乙烯利的合成,导致水果转色不均匀,品质大大下降!

4)个人建议在实际使用时,最好不要单独使用。

这几年,吡唑醚菌酯的使用量已经非常大了,病害对它的抗性很严重,它的效果也在逐渐下降。

为了确保效果、降低抗性产生速度,建议选择复配成分,比如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喹啉铜等,效果都非常棒!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