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导致土壤酸化的四大原因)
土壤是作物的“立足之本”,良好的土壤能起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作用,但是,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的发展或是耕作习惯的变化,许多土壤都出现了酸化的现象。
土壤酸化是什么?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有什么危害,如何去改良?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土壤酸化的危害
在我国,酸性土壤的主要分布还是在长江以南的广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和云贵川等地,主要还是集中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这些地方。土壤的ph值在5.5以下的就称为酸性土壤了。
其实酸性土壤不单单是地方因素,有些地方的土壤之前还挺正常的,受到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之后就酸化严重了,有些农户朋友可能会忽视土壤问题,事实上土壤酸化的危害非常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
大多数的作物适宜在微酸性、中性的土壤中生长。但土壤酸化后,合适的生长的环境没了,就会造成作物的生长变慢、茎叶发黄,产量下降,病虫害容易发生等等问题。
从更深入的角度看,作物在土壤中需要吸收养分,其中就需要一些专门的微生物和酶,但是土壤酸化后,这些东西都没了,就会影响到作物的营养吸收,长期吸收不够营养,生长就不良了。
2.造成作物缺素症
土壤酸化后,很多元素类如磷、钾、钙、镁就缺乏了,作物就会出现相应的缺素症状。举个例子,当土壤的ph值小于6时,磷的固定值上升,作物能利用的有效磷就少了,自然就会出现缺磷的症状。
土壤酸化不单单是缺少元素,有时候还会增加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这些元素给作物吸收后给人体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
3.形成土壤板结
土壤酸化的一大危害就是导致土壤僵硬板结。土壤板结的后果会使作物的根部窒息,根系会出现数量减少扎根浅等症状,直接影响到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4.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如果过量地吸收了铝所产出的产品品质就会降低,而酸化的土壤正好会因为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加速而释放大量的铝离子,这样就会对作物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土壤酸化的原因
在说改善土壤的措施之前,想向大家先讲讲土壤酸化的原因,因为有时候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就是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希望大家在耕作的时候能够避免,减少土壤酸化的情况。
1、强降雨
这个属于自然因素没办法,在多雨的情况下,土壤中的钙、镁、钾等盐基离子就会向下淋溶,氢离子代替盐基离子被土壤吸附,土壤就会向酸性方向变化了。
2、有机肥施用不足
随着农民的一些耕作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正逐渐减少,农民把增产农作物的希望寄托在化肥的投入上,认为投入化肥越多,产量就会越高,造成化肥使用过多而有机肥过少。
这种做法就会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属性退化,土壤的结构遭到破坏,土壤就逐渐酸化了。
3、农药的不科学使用
在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如果过地使用农药就会使土壤受到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减少,助推了土壤的酸化。
以除草剂来说,有部分农民为了追求除草效果,随意盲目加大用量,本来每公顷用2500毫升就够了,他直接给加到4500毫升,这样就会对土壤造成除草剂污染,甚至还会影响到作物的出苗。
4、工业污染
这个农民也很苦恼,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还有汽车尾气的排水,空气中就大量充满这些硫化物和氮化物,再经过氧化后成酸雨降下,导致土壤的酸性物质含量增加,形成酸性土壤。
改善土壤酸化的措施
目前由于土壤酸化的情况越来越多,改善土壤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这里推荐几种改善的措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增施有机肥。腐熟的有机肥如人畜粪尿这些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养分,而且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特性,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对酸碱的冲击能力。所以鼓励支持施用有机肥,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土壤改良剂。对于早已发生酸化的土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改良,传统的酸性土壤改良是用石灰或者是石灰石粉,通过施用石灰来使表土酸度降低。
但是在施用石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石灰能让土壤改良的同时也会让土壤复酸化加强,所以不能过于频繁地使用。
3.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现在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不仅增加了土壤的养分,提高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的用量,而且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调节土壤的酸碱平衡。
有试验证明,当大力实施秸秆还田5年之后,对酸性土壤的改良起到良好的作用,与不实施秸秆还田的相比,土壤ph平均升高了0.7个单位,效果明显。
4.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由于不同作物对酸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可以在酸化土壤里中种植喜酸、耐酸的作物,直接利用酸化的土壤,能更好地发挥土壤的潜力。
耐酸作物主要有青椒、甘蓝、土豆、红薯、蓝莓、茶叶、油菜、板栗、菜花等等,农民朋友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