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霉素能防治哪些病(宁南霉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5089 检傲云
摘要:防治番茄、甜(辣)椒、白菜、黄瓜等瓜类、豇豆等豆类、草莓、榨菜病毒病喷雾后植株矮化、叶片皱缩的病毒病症状消失,花荚期延迟,成熟果荚肥大,色泽鲜亮,防病增产作用优于三唑酮。

宁南霉素

他名称 菌克毒克、翠美、翠通。

主要剂型 1.4%、2%、4%、8%水剂,10%可溶性粉剂。

毒性 低毒。

作用机理

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和外壳蛋白的合成。

产品特点

宁南霉素为对植物病毒病害及一些真菌病害具有防治效果的农用抗生素。喷药后,病毒症状逐渐消失,并有明显促长作用。

(1)环保型绿色生物农药宁南霉素水剂为褐色液体,带酯香,具有预防、治疗作用。宁南霉素属胞嘧啶核甘肽型抗生素,为抗生素类、低毒、低残留、无“三致”和蓄积问题、不污染环境的新型微生物源杀菌剂。

对病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耐雨水冲刷, 适宜防治病毒病(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和白粉病。是国内外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保护环境安全的生物农药。

(2)广谱型的高效安全生物农药广泛用于防治各种蔬菜的病毒病、真菌及细菌病害。可有效防治番茄、辣椒、瓜类、豆类等多种作物的病毒病,对白粉病、蔓枯病、软腐病等多种真菌、细菌性病害也有较好的防效。

(3)生长调节型的生物农药宁南霉素除防病治病外,因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调节、刺激生长作用,对改善蔬菜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均有显著作用。

应用

主要用于防治白菜病毒病、番茄白粉病、番茄病毒病、甜(辣)椒病毒病等。

(1)防治番茄、甜(辣)椒、白菜、黄瓜等瓜类、豇豆等豆类、草莓、榨菜病毒病喷雾后植株矮化、叶片皱缩的病毒病症状消失,花荚期延迟,成熟果荚肥大,色泽鲜亮,防病增产作用优于三唑酮。

在幼苗定植前,或定植缓苗后,用2%宁南霉素水剂200~260倍液,或8%宁南霉素水剂800~1000倍液各喷雾一次,发病初期视病情连续喷雾3~4次,每隔7~10天喷一次。

(2)防治豆类根腐病播种前,以种子量的1%~1.5%用量拌种,亦可在生长期发病时用2%宁南霉素水剂260~300倍液+叶面肥进行叶面喷雾。

(3)防治菜豆白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2%宁南霉素水剂300~400毫升,兑水常规喷雾。

(4)防治番茄、黄瓜等瓜类、豇豆、豌豆、草莓等白粉病用2%宁南霉素水剂稀释200~300倍液,或8%宁南霉素水剂1000~1200倍液喷雾1~2次,每隔7~10天喷一次。

(5)防治西瓜等瓜类蔓枯病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涂茎,或在西瓜未发病或发病初期,用2%宁南霉素水剂200~260倍液,或用8%宁南霉素水剂800~1000倍液喷雾2~3次,每隔7~10天喷一次。

(6)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发病初期用2%宁南霉素水剂 250倍液,或8%宁南霉素水剂lOOO倍液喷在发病部位,使药液能流到茎基部,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

(7)防治芦笋茎枯病用8%宁南霉素水剂800~1000倍液喷雾,或8%宁南霉素水剂1000倍液在芦笋发病前灌根,每株灌500毫升,连灌2次,每隔7~10天灌一次。

注意事项

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及作物品种间差异及敏感性的影响,各地具体使用时,还要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先进行试验确认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及损失。

(1)应在作物将要发病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喷药时必须均匀喷布,不漏喷。

(2)对人、畜低毒,但也应注意保管,勿与食物、饲料存放在一起。

(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如有蚜虫发生则可与杀虫剂混用。

(4)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处。

(5)—般作物安全间隔期为7~10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1~2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