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是哪个省的城市(马鞍山为什么有6个区县呢)

7307 鄂含雁
摘要:马鞍山市是安徽省的第5大城市,同时也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鞍山市常住人口200多万,合计下辖了6个区县。目前,马鞍山市下辖了3个区、3个县,合计6个区县,分别是:雨山区、花山区、博望区、当涂县、含山县、和县。

今天,我们聊聊安徽省的马鞍山市,马鞍山市是安徽省的第5大城市,同时也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鞍山市常住人口200多万,合计下辖了6个区县。那么,马鞍山市6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六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华东地区的省份。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按照2020年的统计数据,安徽省总人口6100多万人。

在我国各个省份中,6000万人口以上的省份,并不是很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人口基数意味着发展潜力巨大。2022年,安徽省的GDP总量超越了4.5万亿,人均经济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

目前,安徽省总计下辖了16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市、马鞍山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芜湖市、亳州市、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黄山市。

其中,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万亿GDP城市、安徽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不得不说,合肥市的发展潜力巨大。

2022年,安徽粮食播种面积10971.3万亩,粮食总产量820.02亿斤,属于全国的产粮大省之一。

与此同时,安徽省的瓜果蔬菜等产品,大批量供应江浙等地。2022年,安徽省蔬菜播种面积1153.8万亩,总产量2538.1万吨。瓜果播种面积148.3万亩,总产量402.2万吨。

马鞍山市是安徽省的第5大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城市,还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马鞍山市粮食总产量 106.8 万吨,蔬菜产量 89.4 万吨,生猪出栏 43.97 万头,肉类总产量 9.2 万吨,禽蛋产量 3.5 万吨,牛奶产量 5.8 万吨。

2022年,马鞍山市常住人口210多万人,户籍人口220多万人。2022年,马鞍山市GDP总量2500多亿,人均经济水平属于安徽省前列。

目前,马鞍山市下辖了3个区、3个县,合计6个区县,分别是:雨山区、花山区、博望区、当涂县、含山县、和县。

那么,马鞍山市6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国行省制度起源于元朝,在元朝统治时期,全国被划分为10个行省。

其中,江苏北部、安徽北部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基本上以长江为省界。苏南和皖南的部分地区,则隶属于江浙行省管理。在这一阶段,合肥等地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的省会在开封府,河南江北行省下辖了12个路、7个直隶府、34个散州、182个县。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划分,把全国划分为南北直隶十三个省。

其中,南直隶管理了江苏、安徽、上海等大片地区。17世纪中期,清朝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清朝定都北京,北直隶更名为直隶省。

南直隶的地位下降,更名为江南省。对于江南省,清朝非常重视,认为“直隶外,为省者十有五,而江南为大”江南省的人口众多、面积非常辽阔、经济发达、水网密布,并不利于管理。

1667年,康熙皇帝在位的第6年,江南左、右布政使,更名为安徽布政使、江苏布政使,开始出现了安徽、江苏的名字。1760年,乾隆皇帝在位的25年,安徽省、江苏省的区划框架,已经彻底稳定下来。

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时期,安徽省下辖了8个府、5个直隶州,分别是: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六安州、泗洲、和州、滁州、广德州清朝统治时期。

马鞍山市下辖的各个县,基本上隶属于太平府管理。太平府下辖了3个县,分别是: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安徽省连接南北,各地军阀反复混战,对安徽各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同时,安徽北部陆续遭受了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百姓们的日子很苦,急需休养生息。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建设的阶段。

出于管理安徽各地的需要,1949年5月,我国组建了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

行署区属于建国初期的临时性区划,除了皖北、皖南行署区之外,还出现了旅大行署区、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等一系列的行署区。过分复杂的区划,并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管理。1952年8月,皖北、皖南行署区被撤销,重新组建了安徽省。

进入5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了一系列的工业建设项目,对于钢铁、石油、煤炭、橡胶、水泥等各方面资源的需求量,需求量明显增加。

1955年,出于开采资源的需要,安徽省的芜湖专区组建了马鞍山矿区(县级)。1956年,鉴于马鞍山矿区的重要性,安徽省组建了马鞍山地级市。

马鞍山地级市组建以后,仅仅管理了矿区和周边的生活区,并没有下辖县。同一时期,当涂县隶属于芜湖专区管理。在五六十年代,芜湖专区的管理范围很大,合计下辖了21个县;

分别是:宁国县、旌德县、绩溪县、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石埭县、太平县、巢县、含山县、和县、无为县、庐江县、芜湖县、宣城县、郎溪县、广德县、泾县、当涂县、南陵县。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交通、通讯水平有限,管理的范围太大,并不利于管理和建设。安徽省的部分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位置,管理难度很大。

进入60年代以后,安徽省陆续重建了徽州专区、巢湖专区,芜湖专区下辖的部分县,划入了徽州专区、巢湖专区管理。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安徽省下辖的各个专区,陆续更名为地区。

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安徽省下辖的各个地区,陆续开始了区划调整。由于没有下辖县,管理范围有限,马鞍山市的很多项目和工程的推进,都面临了很大的限制。

1983年,为了进一步扩大马鞍山市的综合实力,增加马鞍山市的管理范围。宣城地区的当涂县,划入了马鞍山市管理。

截至21世纪初期,马鞍山市的主城区,逐步形成了雨山区、花山区、金家庄区等3个区。加上外当涂县,合计4个区县。

2011年8月,安徽省的巢湖地级市被撤销。巢湖地级市原本下辖的含山县、和县,划入了马鞍山市管理。马鞍山市的区划框架,调整为3个区、3个县。

2012年,出于城区正规化管理和建设的需要,马鞍山市的主城区框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金家庄区被撤销,大部分街道和乡镇,划入了花山区管理。同时,马鞍山市组建了博望区,截至2012年,马鞍山市3个区、3个县的区划框架,彻底形成。

出于区域发展的全屏考虑,进入21世纪以后,马鞍山市陆续组建了经开区、高新区、滨江新区、郑蒲港新区等几个新区。这几个新区属于型新区,一般不会计算在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