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历史典故简介(这件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5920 哀奇文
摘要:烽火戏诸侯是非常着名的历史典故,西周末年周幽王为了博爱妃褒姒一笑,因此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而褒姒看到这幕后果然笑出来,日后周幽王多次点燃烽火,导致他信用破产,待犬戎真的攻破镐京,点燃烽火台求援已无效,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烽火戏诸侯是非常着名的历史典故,西周末年周幽王为了博爱妃褒姒一笑,因此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而褒姒看到这幕后果然笑出来,日后周幽王多次点燃烽火,导致他信用破产,待犬戎真的攻破镐京,点燃烽火台求援已无效,最终导致西周灭亡,但这个典故是真实存在的吗?


在《史记》的记载中,褒姒的出身有浓重的神话色彩。夏朝衰弱的时候,褒人的神灵化身为两条龙,在夏王大庭交媾。

对此深感恐惧的夏王占卜神灵的结果,是“莫吉”。夏王又占卜神灵,能否把龙漦“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收藏,结果是“吉”。于是,夏王命人把龙漦藏在椟匣里,好好保护起来。自夏历商至周三代,都没人敢动它。

到了周厉王统治末期,周厉王打开了椟匣,想观看一下。结果不小心,把龙漦洒流于王庭,还无法清除。周厉王决定用巫术除去。

周厉王命宫女裸身跳舞,迫使龙精化为玄鼋。后来,这只黑色的大鳖爬到王府里去了,恰巧被一个才六、七岁的童妾碰上,结果宫女怀孕八年。

在周宣王年间,这位十五岁的宫女生下一个女儿,就是褒姒,宫女认为这个女婴不祥,而感到害怕,之后宫女便狠心将女儿抛弃,之后周宣王派人去找这个女婴,却找不到了。

女婴被扔弃后,被一对以卖桑弓弧、箕箭服为生的夫妇发现。这对夫妇便将其抱养。

但在宣王时期,民间留传着一个童谣:“月将昇,日将浸,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宣王听了认为不祥,而且发现这对夫妇正在卖桑弓弧、箕箭服,便派兵去捕杀他们,于是夫妇俩便逃到褒国。

《东周列国志》中提到太史伯阳父执大夫赵叔带进谏被逐,大夫褒珦进谏被抓,褒珦之子洪德进献褒姒赎罪。

后来褒姒被褒国人抚养,褒姒长大后,姿色美艳,褒人将她精心打扮,公元前779年(周幽王三年)褒姒入宫。周幽王宠爱褒姒,褒姒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伯服。


根据《史记》的记载,幽王的祖父厉王打翻了装有龙涏的盒子,褒姒因此诞生。褒姒于公元前779年进入幽王的后宫,厉王则死于公元前828年。据此传说则褒姒入宫时至少已有近50岁,因此龙涎一事当属子虚乌有。

周幽王废了申后、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申后带其子奔至外家申国(今河南南阳北,一说西近犬戎)。褒姒冷若冰霜,虽然当上王后,儿子伯服也于周幽王八年(前774年)被立为太子,但她却很少有笑容。

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发出重赏,谁能诱发褒姒一笑,赏以千金。周幽王纳了虢石父之议,举烽火召集诸侯于骊山前(陕西临潼),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见周幽王和褒姒在台上饮酒作乐,只好狼狈地退走,褒姒终于开心地大笑了,周幽王大喜。

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络鄫侯以及犬戎入寇,大举进攻镐京,此时周幽王正与褒姒纵情淫乐、吃喝玩乐,不知外面出了大事,后来周幽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

戎兵杀周幽王、祭公易、尹球、郑桓公和虢石父於戏(今陕西临潼东),虏走褒姒,“尽取周赂而去”,褒姒被掳后,从此下落不明。故《诗经·小雅·正月》云:“赫赫宗周(指周朝),褒姒灭之。”。

“长舌妇”这一俗语最初也是仅指褒姒。一首讽刺周幽王只知道宠幸褒姒,却斥逐贤良的诗《诗经·大雅·瞻卬》中有几句讽刺褒姒“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

此句意思是有个妇人长了长舌头,这是祸根。大乱并非从天而降,而是这个妇人制造的。从这首诗发源,“长舌妇”这一俗语开始流传。

《吕氏春秋》提到的周幽王想要褒姒笑,任意击鼓戏弄诸侯,是为“击鼓戏诸侯”。

《东周列国志》也提到周幽王想要褒姒笑,形成烽火戏诸侯。申侯劝谏废申后立褒妃的幽王,不要重蹈桀宠妹喜以亡夏,以及纣宠妲己以亡商的覆辙,但被幽王认为乱言,因而要进攻申国。

申侯得知幽王要进攻申国,但自己国力太小,不敌王师时,大夫吕章建议联合西戎先发制人,形成犬戎攻周之战。幽王遣人举烽火,但已被多次戏弄的诸侯都不派兵救援。犬戎主砍死幽王并杀伯服。褒姒被掳后自缢而亡。一说褒姒被申兵与戎卒所杀,伯服被黜为庶人。


烽火戏诸侯最早的记录是出自吕氏春秋,写的是“击鼓戏诸侯”,然史记却记是“烽火戏诸侯”,二者差异甚大。

烽火台是古代传递讯号的工具,不过当时西周主要使用“击鼓”方式传讯息,根据《后汉书 光武帝纪》记载,“边防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由此可知,烽火台直到秦汉时期才开始大量使用。

在《史记 周本纪》提到,诸侯们看到烽火台被点燃后,眾人赶紧到都城救援,但当时周幽王居住于镐京,是如今的西安,离他最近的诸侯国晋国,位于今日的山西临汾,两地相差370多公里;

就算骑兵骑良驹前来救援,一天也只能走75公里左右,加上遇崎岖山路,最少也要花7天才能抵达镐京,更远地区的诸侯,恐怕还需花好几个月,褒姒更不可能待在原地,等各地诸侯到齐。

根据《竹年记书》记载“幽王三年,娶褒姒,八年立褒姒之子伯盘为太子”,史书中只能看到周幽王昏庸,以及他如何宠爱褒姒,但却未看到有关烽火戏诸侯的相关记载。

我们可以断定烽火戏诸侯并非西周灭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断定这个故事根本就是编造。周幽王进攻元配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导致西周灭亡才是真正的原因。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