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和低血糖有什么区别(如何分清低血压和低血糖)
低血压和低血糖不是一回事,千万不要傻傻分不清了。
1
概念不同: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低血压并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的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8kPa)即为低血压。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
2
症状不同:
低血糖一般会有心慌、出汗、头晕、甚至昏迷,该吃饭那种状态,基本就是低血糖了。
低血压往往是乏力、头晕,这是最常见的。
3
病因不同:
低血糖:临床上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
低血压:产生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
4
好发人群不同:
低血糖好发于糖尿病尤其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
低血压主要好发于体质瘦弱的女人或老年人。
5
治疗方式不同:
低血糖:
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解除低血糖症状,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
对于轻中度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对于药物性低血糖,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
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及时测定毛细血管血糖,甚至无需血糖结果,及时给予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继以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免呼吸道窒息。
低血压:
治疗低血压取决于它的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导致低血压的原因。症状不明显时可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有效改善低血压等症状明显或血压突然降低时,需要及时处理。
6
中医辨证不同:
低血糖:属中医的“晕厥”、“虚风”等范畴。
低血糖症的病因多为禀赋素弱,或病后体虚,脾胃不健,气血乏源,致心肝失养,元神失主,故而发病。
低血糖的辨证分型治疗:1、心脾两虚治则:补益心脾;2、肝虚风动治则:养肝熄风;3、痰热蒙窍治则:清热化痰,开窍醒神;4、气虚阳脱治则:益气回阳固脱。通过口服中医汤药可以明显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力。
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属中医的“眩晕”、“虚劳”等范畴。
低血压用中医治疗效果挺好的,首先要进行辨证:1、心肾阳虚型低血压,常用养心汤和肾气丸加减;2、气血虚弱型低血压,常用十全大补汤进行治疗;3、气虚型低血压,常用生脉饮和炙甘草汤进行治疗。
7
按摩穴位不同:
低血糖按摩方式:按压太溪、血海穴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
低血压也可以用按摩的方式:按压合谷、三阴交穴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切记:本篇仅做简单科普,如有不适请立即就医,且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或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