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是现在的哪个国家(浅谈印度文明史的发展历史)

6663 势勤
摘要:在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玄奘去往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天竺,指的就是如今我们熟悉的印度以及其他印度次大陆国家。从地图上来看,印度次大陆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一大片半岛形陆地。

和古老的中华文明一样,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玄奘去往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天竺,指的就是如今我们熟悉的印度以及其他印度次大陆国家。

从地图上来看,印度次大陆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一大片半岛形陆地。由于天然的地理位置,使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单元格,又因其小于传统意义上的大陆,且整个区域内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最大。因此,这片大陆就被赋予了南亚次大陆、印度次大陆这样的称呼。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印度文明说的并不是印度(印度共和国的简称)这个国家的发展史,而是整个印度次大陆的发展史。为了避免将印度文明与印度共和国混为一谈,研究人类历史的学者们,开始用“印度次大陆文明”或者“南亚次大陆文明”代指印度文明。

在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特劳特曼的著作《印度次大陆:文明五千年》中,就通过讲述印度次大陆从古典文明的发祥到现代文明的构建历程,向读者再一次阐述印度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不局限于某个国家、某个民族,而是遍及整个印度次大陆的文明。

文明的诞生,往往意味着一套复杂的社会体系的出现。在印度次大陆,宗教、经济、政治、语言系谱、贸易和战争,都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本书中,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作者给出的印度文明史发展脉络进行知识梳理,即印度文明起源-吠陀时期-新宗教与帝国时期-古典时期-突厥人与莫卧儿帝国时期-英国统治时期-民族国家形成时期。

简单来说,印度宗教是遵循着三个阶段出现的:

第一个宗教阶段开始于吠陀时期,透过婆罗门的吠陀文献,我们可以知道它所展现了宗教生活的核心是祭祀;第二个宗教阶段是遁世,包括佛教和耆那教,偏向于哲学化、非仪式性;第三个宗教阶段是虔爱,主张一神信仰,将个人的命运寄托于神。

在宗教信仰的发展和传播中,文明的其他元素也跟着也跟着宗教一起影响世界,比如文字、语法、天文学、数学、法典、神话、雕塑、舞蹈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正是宗教的传播让印度文明得以继续传承。

另外,民族的分裂与融合也是一种时代趋势。当突厥人、莫卧儿帝国和英国人先后通过贸易或者战争,在这片大陆建立国家后,它们所带来的新思想也在影响印度次大陆,为其注入新的能量。最终,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七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诞生了。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