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性格特点及主要事迹(卢俊义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水浒传》中,有一阕赞扬卢俊义的《满庭芳》,其中“慷慨名扬宇宙,论英雄播满乾坤”颇为贴切。卢俊义其人,河北首富,枪棒无双。在北京城内,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
梁山人马对曾头市、史文恭无可奈何的时候,宋江、吴用想到的能为晁盖报仇的只有这位玉麒麟。
卢俊义也是不负众望,枪挑了史文恭。兑现前言,宋江要把梁山泊主之位给卢俊义来坐。卢俊义自然谦让,哪里敢坐,底下都是你宋江的兄弟,我只有一个燕青,我若坐上了头把交椅,那不是求死吗,到时候就是众好汉“火并卢俊义”了。
然而排除这些外部因素,单论卢俊义自身,他适合坐梁山之主,能够领袖群伦,让兄弟们过上好日子吗?
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卢俊义名扬天下,武功天下第一,可他自身性格上的缺陷,注定他不会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卢俊义自满自负
卢俊义自小生活在北京大名府,豪富之家,优越的环境,加上自身武艺高强,让他谁都看不起,自己最了不起。自负自满。这种自负主要表现有两种。
一、 不听人劝,一意孤行
吴用给卢俊义算命,要避血光之灾,让他往东南行一千里。并将藏头“卢俊义反”的卦歌题于墙壁。卢俊义听后,深信不疑。
管家李固,劝说卢俊义不要迷信,被卢俊义呵斥怕死。若有灾来,悔却晚矣。
义子燕青,分析头头是道,简直就是事情的真相。这是梁山来人诓骗你去梁山落草啊。若我在家,一定当面揭穿他。卢俊义又是苛责,你别胡说,就算遇到梁山人马,我也不怕,让他们有来无回。
妻子贾氏,哀求卢俊义高居静坐,自然无事,卢俊义喝骂。你妇道人家懂什么!
三人规劝,都没有拉回这头自负的犟牛,尤其燕青把事情剖析的合情合理,卢俊义依旧听不进去。
二、 目中无人,恣意狂妄
卢俊义带着李固及一众家丁,推着满车的财物,往东南做买卖。得知马上就要到梁山脚下时,卢俊义不听店小二叮嘱“悄悄地过去,打枪的不要。”反而大张旗鼓,插上四面白绢旗。
上书“慷慨北京卢俊义,远驮货物离乡地。一心只要捉强人,那时方表男儿志!”
直接就公然跟梁山好汉叫板。
要知道梁山可是地头蛇,素来强龙不压地头蛇的。卢俊义初到梁山,地形不熟悉,对方兵力如何,部署如何,根本就一无所知。
梁山水泊,卢俊义是个旱鸭子,不懂水性,更不懂水战。
卢俊义只带了十几个家丁,虽是身体强壮,武功不见得高强。梁山那可是上万人马,当时几十个头领,各个都不是好惹的。连店小二都说就是一万人马来,也是一样灰溜溜的败逃。
卢俊义不懂吗?他当然懂。可是当时的自负已经蒙蔽了他的双眼,什么都看不到了,只觉得自己天下无双,能凭一己之力收复梁山。
结果很明显,梁山下来十几位,李逵、武松、鲁智深、刘唐、穆弘、朱仝、雷横、秦明、林冲、呼延灼、徐宁,一通车轮战。最终又被一众水军头领戏弄。被张顺捉上山。
自负的卢俊义终于为自己的性格缺陷买了单。
卢俊义偏听偏信
在梁山上待了4个月,卢俊义终于踏上回家的路,在城外,遇见衣衫褴褛,落魄不堪的燕青。
燕青惨兮兮的诉说,之前李固回府,已经霸占贾氏,侵吞财产,还诬告卢俊义谋反,卢俊义就是不信,妻子不是这般人,李固也不会这么做。以为燕青是别有用心。燕青苦口婆心,劝说卢俊义会梁山再做商议。
卢俊义执意回家,结果被瓮中捉鳖,押入大牢。
卢俊义如此偏听偏信,不做分析,真是昏聩啊。若是他做皇帝只怕手下不止蔡、高、童、杨四大奸臣哩。
燕青自小跟随卢员外长大,什么样的人品,卢员外应该知道啊。燕青若是另有图谋早在卢俊义与李固外出东南,被梁山“软禁”的时候就做了呀。
权当燕青犯了错,李固也只是管家,贾氏不过一妇人,那也应该等卢俊义回家后再处置吧。
卢俊义没有丝毫迟疑,就是认定燕青撒谎。这等脑袋不清醒的人,真要做了梁山之主,后果真是不敢想。
自负自满、偏听偏信的卢俊义最终还是坐了梁山第二把交椅,属于最高级别执行者,大权在宋江、吴用手里。也正是这样的安排,梁山才会兴旺。
而卢俊义最后又是自负自满,认为蔡京、童贯不敢把他怎么样,又是偏听偏信,不听燕青功成身退,兔死狗烹的劝诫,终于死在上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