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的城市(鄯善县有哪些民风民俗)
鄯善县,三亩石院的所在地。
准确的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七克台镇南湖村
县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比台湾岛还大0.4万平方公里。
这里历史上隶属楼兰国,文化底蕴丰厚,民族杂居,民俗多异,民风淳朴。现在的这里传统但并不落后。
当地的人口有维回汉哈等多个民族,大家相助相融,甚至语言也是交互使用。
两个不同母语的男人遇到一起,夸张的动作,语言的快速转换,真比一段相声还精彩。
四只手久久握在一起:
维族:“朋友~好久不见,你好的吗~?"
回族:“阿达西,我好着那,你也好的吧~?"
都一口新疆孜然烤肉加皮牙子味(皮牙子是维语,洋葱、圆葱的意思)
近一二十年来,由于内地到新疆扎堆做生意的老乡多,这一片维吾尔族的汉话就是河南味,浙江味,四川味了。
鄯善县地处沙漠戈壁滩,种树是自古以来的大事,过去有砍一棵好砍一颗头的故事。现在人群集中的地方都绿化的不错。本县还被国家评为先进绿化县。
南湖村,是一个回族人集中居住的老村,有一些与其他民族不一样的习俗。他们与维吾尔族人都信仰伊斯兰教又有所不同,他们与汉族人有同样的语言面孔又有不少差异。维回妇女头上的头巾是最美的风景,都是染色花俏艳丽的包头,但本地人都可一眼辨出来。
少数民族最大的生活爱好就是种花,家家户户屋里院里台上地下有空间的地方都有花。人在花间穿来穿去,忙碌的脚步漾溢着生活的轻松和美好!
这里日不闭户,你需要他家的什么,直接进门取就是了,后面见面了再打声招呼。
由于村里九成以上的家庭经营戈壁奇石,所以大家更加团结。大的石头需多人挖抬装车,下戈壁需要应对恶劣的环境扎帐吃住,就是来回几百公里的路上也需要三四台车一起照顾行动,在石头的销售上,遇到口里的大客户,也要共同的资源支持。
吐鲁番的葡萄是著名的品牌,大多数家庭还是不会扔掉这块稳定的资金来源。三到十月份忙下来,一亩纯收入万元,几亩几万元,一年的花销也差不多够了。葡萄的起土上架打枝收摘,需要大家的协助。
收获后的季节,为答谢他人的帮扶,就会相约到别处旅游休闲, 过年过节就相互吃请。每年春节的一轮吃请下来,没半个月二十天结束不了。
由于长期习惯的相互帮扶、有人有己的思想,就是几公斤羊肉也很少自己单独买着吃,而是从山上挑回一只好羊,几家分而食之。
这真是一片桃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