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账科目有哪些(常用的总账科目名称有哪些)
什么是总账科目
总账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记录的要素。“总账科目”是指在总账中使用的所有科目的总称。企业的会计核算离不开总账科目。因此,制定和使用科学、规范的总账科目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总账科目名称
下面是常用的总账科目名称,供参考。
1. 资产类总账科目
资产类总账科目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他资产等。
2. 负债类总账科目
负债类总账科目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交款、预提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其他负债等。
3. 权益类总账科目
权益类总账科目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权益等。
4. 成本类总账科目
成本类总账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5. 损益类总账科目
损益类总账科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总账科目的分类原则
总账科目是按照会计核算需要,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成本及收入、费用等进行分类,以便于会计处理和出具财务报表。对于总账科目的分类,需遵循以下原则:
1. 货币性原则
依据货币的性质将资产、负债和权益分开,将成本和费用以及收入等划分为现金及非现金项目。
2. 量价核算原则
按照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的计量依据进行分类。
3. 事项性原则
根据事项的特点将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分类。
4. 经济业务性原则
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性质、特点,将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分类。
总结
总账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记录的要素。
常用的总账科目名称有:资产类总账科目、负债类总账科目、权益类总账科目、成本类总账科目和损益类总账科目。为了科学、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定和使用科学、规范的总账科目是非常重要的。
总账科目的分类原则有:货币性原则、量价核算原则、事项性原则和经济业务性原则。
总之,总账科目是企业会计核算重要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