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是什么树的叶子(端午节包粽子经常用的四种树叶)
如今端午节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本来端午节是让人们放假回家团聚的,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端午节十分遗憾没能回家,不过还是收到父母寄过来的粽子。
虽然在市场上也能买到各种不错的粽子,但比起老妈亲手包的,总觉得差了点味道,或许这就是家乡情怀吧。
虽然全中国的人都过端午节,都会吃粽子,但是每个地方包的粽子都不一样,比如形状上,有的地方包的是“长条粽”,有的地方包的是“牛角粽”;而在味道上,有的地方以咸粽为主,有的地方偏爱甜粽。
当然,包粽子的树叶也有很多种类,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几种可以用来包粽子的“树叶”,用它们包出来的粽子味道清香,十分可口。
1、芦苇叶
南方的朋友对芦苇叶应该不陌生,南方多水源,而在江流、湖泊的岸边,往往就会生长出一片芦苇地,这些葱葱绿绿的芦苇叶,就被农民拿来包粽子。
一般来说,用芦苇叶包粽子之前,要先用开水泡一会,因为芦苇叶生长在水边,容易滋生虫卵。
由于芦苇叶形状细细长长,平均宽度在5厘米左右,所以用它们来包粽子,一般叠两三片,这样包出来的粽子不容易破,个头也大。
2、芭蕉叶
很多人都不知道,芭蕉叶也可以用来包粽子。在云南、福建的一些地方,人们就会用芭蕉叶包粽子。
芭蕉叶十分巨大,但特别容易破,所以对技巧的要求比较高,能用芭蕉叶包粽子的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一般年纪也比较大,经验丰富。
因为芭蕉叶折叠的时候特别容易断裂,所以芭蕉叶包的粽子一般都是正方形,如果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长条粽”、“牛角粽”,棱角太多,芭蕉叶根本就没有办法包好一个粽子。
3、荷叶
想不到吧,荷叶不仅仅可以用来做叫花鸡,也可以用来包粽子,而且荷叶包出来的粽子有一股浓浓的荷花香味,这是其他树叶无法胜任的地方。
一般来说,新鲜的荷叶包粽子最好,荷叶的香味最浓郁,但新鲜的荷叶韧性不好,容易破,而晒干的荷叶重新浸水湿润之后,韧性虽然加强了,荷叶独特的香味却淡了许多。
而且因为荷叶价格比较贵,对包粽子的人技术要求也高,因此荷叶粽子比较少见,不过荷叶粽子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很多人吃荷叶粽子,就是贪恋它的荷叶清香。
4、箸叶
要说最常被用来包粽子的树叶,那一定是箸叶。
箸叶在南方北方都很常见,而且它的生命力十分旺盛,箸叶又大又宽,韧性强,不容易破,不管是新鲜的还是晒干的,市场上随处都能找到,仿佛箸叶就是天生是“粽叶”。
从小到大,我家一直用箸叶包粽子,所以我对箸叶的香味是再熟悉不过了,对我来说,那就是家的味道之一。
除了上面几种树叶之外,还有几种叶子也被人拿来当“粽叶”,比如玉米叶、槲树叶子、柊叶等,但被用到次数最多的,还要数上面4种。
为什么同样是包粽子,很多地方使用的“粽叶”不一样呢?这是因为粽子在几千年前就流行起来了,那时候的人生活的圈子小,当地什么植物的叶子适合,就用什么叶子来包粽子,流传至今。
虽然科技的发展已经让人们足不出户可以了解全球,购买到任何天南海北的商品,但很多地方的传统依旧没有改变,“粽叶”的不同。
其实是我国不同地方传统文化的细小差异罢了,而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