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血清区别(比较血浆和血清的异同)
血浆和血清的定义
血液是人类身体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之一,其中血浆和血清是两个重要的血液成分。血浆和血清都是由血液中的血浆细胞分离出来的,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内。
血浆是指被离心分离出的液体部分,它占据血液总容积的55%-60%,主要由水(90%)和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组成,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无机物、激素等。
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主要由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紧密打结而形成。还有一些不同种类的溶质,如免疫球蛋白、凝血酶、脂蛋白、压力素、激素、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等。
血浆不凝固,是血液中最具免疫和代谢功能的成分,保持机体免疫、内分泌、物质的输送、渗透压维持等基础生理活动。
而血清则是指抽取血液后凝血,将凝血后的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凝固掉,而剩余的类血清液就是血清。
血清含有血浆中的水、电解质、代谢产物以及小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激素、天然酶、抗体和其他药物成分。
血浆和血清的制备方法
血浆和血清的制备过程有一些差别。制备血浆需要抽取血液后,通过室温或低温离心的方式分离出血浆细胞,一般需要在30分钟内进行。
制备血清则需要等待血液凝固后离心分离。
血浆和血清的离心分离过程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离心分离红细胞和白细胞,由于红细胞比较重,就会先沉积在离心管底部。
第二步离心分离血浆和血清,由于二者的密度差异较小,离心后可分离出血浆和血清,分别在冰箱中保存。
主要组成成分的不同
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组成成分。血浆是血液中最大的成分,它占据了血液含量的55%至60%。
其中主要包括水分、蛋白质、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而血清中的一些蛋白质被凝固后就不能保留在血清中了。
易于流动的血浆中载有防御机体的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蛋白质。除此之外,血浆还含有能够杀死细菌、病毒的抗体以及能够产生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
血浆通常含有糖类、脂类及其代谢产物等的低分子量物质。
相对血浆而言,血清中含有的高分子量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约60%),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补体等。
此外,血清中还含有电解质、代谢产物和小分子有机物以及药物等低分子量物质。
临床应用价值
血浆和血清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不同的价值。
血浆制备后,可用于各种医学检测,如肝功能、肾功能、心脏功能等方面的指标检测,对于疾病的发现、监测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此外,血浆还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和医学科研中,研究血浆中各种分子和元素的含量和作用,可为疾病的药理学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血清在生物制药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生产疫苗和药物时,血清作为病原体种类鉴定的依据之一,也可用于制造抗生素、酶及其他蛋白质等生物制品。
此外,生物制药研发领域中的大多数流行病学和临床检测也依赖于血清。
血清还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分析、血型鉴定、蛋白质分离纯化、免疫学实验以及生物制品的质量检验等方面。
总结
总的来说,血浆和血清这两个概念在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浆在体内起到维持动态平衡和进行代谢、供应营养等基本生理活动的作用。
而血清则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人体中某些特定的物质的浓度,对于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科学地应用血浆和血清的检测分析方法,可以为血液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也有助于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