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生病了怎么办(鱼出现健康问题后如何处理比较合理)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日常的衣、行、吃、住等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在追求更高层次上的精神需求,例如看电影、演唱会之类的,或者发展一些个人的业余爱好之类的。
也正因如此,在最近几年中我国在家里养殖观赏鱼类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如果你细看的话会发现现在一般的小县城都会有几家水族店。
在家养殖观赏鱼时最怕的是什么?
对于养鱼的朋友来说,平时最关心的就是鱼的健康问题,平时都会想方设法来喂养它们,做到尽量不要让鱼出现疾病。
但有时往往是事与愿违,你怕什么偏来什么,因为鱼病也是养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养鱼过程中鱼出现疾病是所鱼友们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
鱼出现健康问题之后如何处理比较合理
鱼一旦出现健康问题则要看我们的反应了,一些经验丰富的鱼友会立即找到鱼生病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但对于一些养鱼的新手来说,有时鱼出现健康问题之后,可能会一筹莫展,不知如何下手,或者是病急乱投医,不管什么药先用到鱼缸之后再说。
这样的结果到最后往往都是准备换鱼重养,那么在养殖观赏鱼的过程中,当鱼出现健康问题之后,我们要如何来处理比较好呢?
鱼不会无缘无故出现问题,因此当鱼出现健康问题时我们要找出其原因是什么,正常情况下鱼生病不外乎水质问题、投喂不当、天气或水温因等因素引起,因此我们得从这几个方面来找原因。
天气和水温这些是最直观的,我们可以立刻来判断其是否适合鱼的生存环境,例如每年的鱼病季节期都鱼病高发期,在这时间段在养鱼时就得特别小心。
另外水温不适也易引起鱼出现问题,特别是一些热带鱼类若水温过低,严重时可能会引起鱼直接死亡。因此在养这一类观赏鱼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清楚它对水温的一些要求。
而对于水质这一块出现异常引起鱼不适的情况,平时最常见的就是水中的氨氮、亚硝酸之类的过高或者PH值、硬度异常所致,这些指标我们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测试工具可以检测出来。
如果自己凭肉眼无法判断的话可以买一些测试剂在家里备用,养殖过程中定期来测试一下养鱼水体的水质,发现水质异常时及时来处理就可以了。
而对于水质引起的问题,我们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换水或是向鱼缸加入一些微生制剂来改善水体环境。
而对于投喂不当引起鱼出现健康问题,则在一些新手养殖者中最为常见,有时为了让鱼快速长大,会长期对鱼过量投喂。
这种情况下鱼很易出现消化道方面的疾病,对于这种病有时鱼的肛门会出现发红或是红肿的症状,早期鱼会排白便或是带气泡的粪便。
这时若是发现的早及时控制好投喂量或添加一些益生菌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对于病的严重的鱼,则只能通过用药和停喂来处理了。
这种情况可以少量拌喂一些大蒜素或呋喃唑西酮之类的抗菌药,也可以在平时适量拌喂一些益生菌来起预防作用。
另外比较常见的一类鱼病就是鱼的寄生虫病,这种病如果早期没有及时处理好则很可能出现细菌和寄生虫混合感染的鱼病,这时再来治则相对比较困难。
不论是寄生虫引起的鱼病还是细菌引起的鱼病,其起因就是水质不良水、中的微生态系统被打破之后这些对鱼有害的群体占优才会引起鱼出现问题。
因此对于这一类鱼病我们要先将鱼缸中的水质调好,同时结合调水一起用药,病的严重的甚至可以将鱼捞出来放在5%的粗盐水中消毒10-15分钟之后再转回鱼缸,等鱼状态恢复这后再用药。
而对于这种由菌、虫所感染的鱼病,除了将鱼浸泡消毒之外,对于那些大水体养殖的鱼来说就只能是整个水体用药了,严重的鱼病得连用2-3次药才行。
而对于寄生虫或寄生虫与细菌混合感染的鱼病,则得遵循先杀菌再杀虫、最后再杀菌的方法来用药,这样效果会比较好一些。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鱼出现健康问题时,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内对鱼控制投喂量,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停喂几天,当鱼的状态恢复后再开始投喂,这样对鱼的刺激小一些,也利于用药鱼病治疗。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鱼病防治这一块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只有平时管理到位(主要是水质和投喂),给鱼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鱼的抗病力和健康度。
这比鱼生病之后再来用药要管用的多,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