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什么时候传入中国(胡椒给古代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7263 紫映波
摘要:胡椒于汉朝时传入中国,据历史上记载,张骞在出使西域的时候,沿途经历了很多国家,其中在胡人那里第一次知道了胡椒的存在。之后张骞在回到长安的时候,只是带回了少许的胡椒颗粒,没有将胡椒的种植方法带回。

胡椒是世界驰名的调味品,全球每年用量高达40多万吨。我们对胡椒的印象就是胡椒粉,放多了会打喷嚏,味道会很辣,胡椒粉不宜多放,要想味道好,只要一点点胡椒粉就可以了。

其实在古代,胡椒是香料,是非常贵重的东西。对于中国古代人而言,胡椒为我们打开了“辣”之门。

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是没有“辣”这个概念的。 中国是世界蔬菜起源中心之一,源起于我国的姜等香料味觉,被称之为“辛”。

在一部战国时期的百科全书,《本味篇》是现存最早、最详尽的美食理论之作,其中对味觉的提法是“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 。

“辣”字地出现在汉朝的《说文解字》中,“辣,一束辛是也”。

现代人把辣椒之辣,认为是国人“辣”的起源。但辣椒是元末明初进入中国的,在明末清初是一种观花植物。其实对胡椒的“辣”,国人明显领略得要早得多。

那么,胡椒何时传入中国,有关胡椒的确切传入时间尚待考证。

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有关于胡椒酒的记载:

“以好春酒五升,干姜一两,胡椒七十枚,皆捣末;好美安石榴五枚,押取汁。皆以姜、椒末及安石榴汁,悉内着酒中,火暖取温,亦可冷饮,亦可热饮之。”

民间通常在岁朝时才会饮用此胡椒酒。在西晋时,百姓使用胡椒已经成为了传统。因此,可以断定胡椒于汉朝时传入中国。

但是,据历史上记载,张骞在出使西域的时候,沿途经历了很多国家,其中在胡人那里第一次知道了胡椒的存在。

之后张骞在回到长安的时候,只是带回了少许的胡椒颗粒,没有将胡椒的种植方法带回。

直至唐朝时期,胡椒仍然属于上流社会王公贵族享用的奢侈品。

据《新唐书》记载,唐朝中期宰相元载被治罪抄家,从他家中抄出的胡椒,竟达八百石(64吨),举朝震惊。在当时,胡椒既是硬通货,又是奢侈品,有着不小的升值空间,堪比黄金。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了宋代,胡椒依旧是珍品。然而从13世纪开始,胡椒在香料输入中所占的比重增大。

到了明朝胡椒已经逐渐不那么“奢侈”了,到明朝中后期“珍品”胡椒逐渐变成“常物”,被平常百姓广泛使用,也开始了引种,这其中,与郑和下西洋有很大关系。

更夸张的是,郑和下西洋导致胡椒大量涌入,为处理胡椒过剩,明朝政府以胡椒、苏木等香料折支俸禄,以俸禄的形式分配给文武官吏;

一方面维持香料贸易的高额利润,转嫁了国家财政危机,另一方面胡椒流入了更广泛的人群中,价格大幅下降。

胡椒的地位下降,应该是在辣椒传入中国之后。作为食物添加剂,辣椒很多方面可以代替胡椒,而且辣椒的产量很高,种植比胡椒容易很多,适合种植的范围又广。

而且除当调味品之外,它还是蔬菜。当然,辣椒与胡椒还是不一样的,各有所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