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松贡茶是什么茶有何特点(曼松贡茶究竟有何魅力)
中国的名茶很多,成为贡茶的也很多,而有一种茶,与生俱来就会成为一件“瑰宝”,无论是尊贵、艰辛、稀缺、故事、历史,它皆具备,它就是来自彩云之南的普洱茶。
数百年前,品质出众的云南普洱茶凭借着一条悠长的茶马古道历经千里进贡京城,享誉世界。而古六大茶山作为当时贡茶的主要生产地和集散点,也曾茶人云集,风靡一时。
在古六大茶山中,倚邦古茶山以独特的口感和小叶种茶,在众多普洱茶山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令人神往。而曼松则是倚邦茶中品质最好、知名度最高的贡茶茶品,甚至有“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
那么,曼松贡茶究竟有何魅力,让其在不少喝茶人的心中,能达到“传奇”的地位呢?是怎样独特的环境气候造就如此高品质的茶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曼松古茶园,一起探寻属于它的传奇故事。
曼松贡茶区位于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共有3片古茶园,分别是曼松的王子山、背阴山,还有一处是靠近曼腊的一个傣族寨子茶园。其中王子山为曼松茶最核心的产区,因明朝时期曾居住过某位王子而得名。
曼松古茶山,朝有雾锁,暮有云遮,山峦林涧,藤萝石斛绕树,落叶与虫鸣,生态环境极佳。
除了每年采茶季会有外人进来以外,几乎还是一片并未被人打搅的秘境,任何人初入茶山,必然会被其“九曲十八拐”的弯道绕得头晕目眩。
《茶经》有言:“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曼松山中的杂石经过长年累月风化,形成特有的紫红色风化页岩。
这种独特的“烂石土”遇水成泥,干后成石,因此曼松茶树生长速度缓慢,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同时透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良好的酸性红土壤,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让曼松茶有了一种独特的鲜甜和香气。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肥沃透气的天赐土壤,塑造了曼松古树茶独特的韵味,也促使曼松古树茶成为古代天子“独宠上百年”的传奇贡茶。
相传在明成化年间,地方官员发现曼松茶色香味俱全,且冲泡后"站立不倒",于是托朝臣进贡给当时的宪宗皇帝,并予以"大明江山屹立不倒"之意。
宪宗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并指定曼松茶为皇家贡茶,其后一直延续到清朝,曼松茶一直都是皇家专用的特级贡茶。
据《普洱府志》中记载:“清雍正十三年,普洱茶由倚邦土千总负责采办,定倚邦山曼松所产之茶为贡茶,年解贡茶百担。”乾隆九年(1744年),倚邦曼松所产之茶被规定为朝廷贡品,普洱府每年拨转款“例银”采办。
每年贡茶采办期间,茶山均有军官镇守,所有商人不得入山。曼松皇家茶园以王子山为核心产区,以最佳的原料、最佳的工艺、最佳的品质、最高级的味道,成为最顶级的茶品!
到了清朝末期,由于贡茶任务繁重,官员索需无度,茶农饱经困苦,便把大量茶树砍伐烧毁,就此逃难。
1942年,攸乐起义波及倚邦,战火连绵,百年古镇,毁于一旦,百户人家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就这样,历经百年的贡茶传奇,在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
曾经的曼松贡茶园在经历战火摧残、瘟疫洗礼加上大跃进以及茶农不懂保护,随处砍伐,造成现如今曼松古树茶急剧缩水,只零星遗留于王子山原始深林之中。
目前,位于曼松核心产区王子山的仅存的几百棵曼松古树,且都被保护起来,以免因过度采摘而再遭罹患。
事实上,这数百棵曼松古茶树,每年产量仅在数百公斤左右,极为稀少。曼松古茶树,可以说具备了珍稀普洱茶的基础素质,低调而昂贵。
时过境迁,当曼松古树茶枯木逢春,迎着朝阳春风舒展枝叶,涅槃重生后,它低调内敛,却霸气外露。曼松所产的古树茶,在当地举办的斗茶大赛上,多次拔得头筹,彰显着曼松作为皇室贡茶的上乘品质和独特地位。
曼松茶属于普洱茶大叶种的中小叶型,茶叶芽肥叶嫩,茶芽紧凑,形如鸟嘴,色泽翠绿;杯中茶芽,芽孢略展,形状极美;茶汤入口味尤甘甜,清香四溢,口感圆润,茶气醇厚、体感通透,被誉为茶中极品,无愧于“皇家的味道”。
曼松古树茶的魅力,在其既有女子之曼妙温婉——芽叶冲泡后在盖碗中时而轻歌曼舞,若依若立,时而温婉安静,极为雅致;
又在其有男子之大气格局,茶气十足,回甘强烈。闲暇之时,来一杯曼松古树茶,可谓是不亦乐乎!
悠悠千古,帝王之味。曼松,一座被众多传说迷雾一般包裹着的神秘古茶山,一个历经鼎盛繁荣却又没能躲过历史车轮碾压的古老村寨,一片代表着见证着云南普洱茶走向历史巅峰贡茶园,千百年光阴,蕴含的那跌宕起伏的古今之梦。
曾经的皇家贡茶,曾经最贵的普洱。曼松贡茶茶性矜贵,不易得,不易泡,不易识其好,如遇得之,望君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