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空巢老人(我们怎样做才能改变空巢老人的现状)
记忆里有一个场景,炽热又鲜明。我永远忘不了那天,那个节假日,我回到乡下看奶奶。奶奶一见到我,突然红着眼睛对我说:“丫头,奶奶好心疼你。“我一脸莫名其妙:“奶奶,你为什么这么说啊?”
奶奶在鞋架上拿出一双军绿色的鞋:
"我在家帮你洗这双鞋的时候,看到了鞋跟那一块的血迹,我洗啊洗,怎么也洗不掉,我一边洗,一边哭,丫头啊,你在外面过的好不好啊?有啥委屈记得和奶奶说啊!奶奶真的好心疼你啊......"
我有点哽咽:“奶奶,那是我高中时军训穿的呀,我现在都大一了!这双鞋早就不穿了,你怎么还给我洗鞋呀?”奶奶说:“我看到这双鞋有点脏,我一个人在家也没啥事,我就想给你洗了。”
我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只有眼泪悄悄流了下来。我们永远没办法想象,那些独自一人在家的空巢老人,他们是何等孤独,白天的等待和长夜的漫漫,都只能通过睹物思人来寄托思念。
1.什么是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老年人,具体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独守空巢的老人。
据数据统计分析,中国空巢老人数量走势预测,中国2016年空巢老人数量是1.1亿,而2020年预计增长0.1亿,达到1.2亿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随着社会车水马龙的发展,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去往大城市闯荡,空巢老人独居的安全隐患也逐渐暴露出来。
2.空巢老人独居的安全隐患
今年1月,山东威海一小区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紧跟着住户厨房位置冒出熊熊大火,由于当时的冲击力非常大,周围很多墙体被炸碎,厨房下方被炸塌。
事故发生后,居民赶紧报警,据消防人员透露,发生爆炸的家中,是2名独居老人,其中一名重伤,另一名情况不明。
无独有偶。今年3月,江苏南京一住宅楼突发火情,火势燃烧迅速,现场浓烟滚滚,当地消防员迅速赶到现场,成功将火势扑灭,但遗憾的是,事故造成一名独居老人不幸身亡。
老人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开始衰老,身体机能逐渐开始变差,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很多曾经信手拈来的事,可能费老半天劲都做不了,自理能力也在逐渐退化。
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吃力”,所以也越发“将就”,吃最简单的饭菜,穿那些已经洗到褪色的衣服,花最少的钱,过着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心里头唯一的期盼,就是等自己的孩子带着孙子来看看他们。
可是生活哪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即便他们是在家里过着最平凡简单的生活,却可能因为一不小心的疏忽或者是上了年纪的健忘,而遇上“狂风暴雨”,将弱不禁风的老年人“拍”倒在地。
空巢老人独居在家的危害,远在外地的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在家会遇上什么事,有一些事甚至在你看来只是很小的一件事,却足以将他们压垮:
也许是忘了怎么使用天然气操作不当、也许是哪怕明知着火、却无力跑出去......
3. 如何改变空巢老人的现状
空巢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长期孤独,心理上可能会有些问题,比如总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要孩子带他去医院看看,去医院一检查其实也没什么问题,这可能因为老人太想孩子了而诱发的焦虑症;
有些老人脾气变得特别古怪,敏感易怒,特别固执,严重的还会患上抑郁症。
这些问题,追源溯本,是因为长期独居无人陪伴的孤独,内心的寂寞无处排解,随着时间一久,积压成疾。
身为子女,如果可以,我们尽量不要让老人独居;如果实在没办法做到这一点,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空闲时间;
那我们只能尽量百忙之中多抽时间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他们也积压了满心的思念和一肚子的话想和你说。
如果远在外地,可以考虑送一只宠物,比如狗、猫陪着父母,让他们的心理有所寄托,遛遛狗、逗逗猫,转移一下注意力,好缓解他们整日思念成疾、胡思乱想又无处倾诉的情况。
如果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还可以,给他们准备一部智能手机,只需要教会他们学会用微信,会发语音会开视频。
这样的话,即使你远在外地,也可以每晚都和父母语音聊天、视频通话,如此一来,也可以缓解老人在家的孤独,哪怕只是听他们唠叨絮叨家常话短。
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给老人报读老年大学,在那里,他们会有很多和他们情况类似的伙伴,有人说话有人陪,有共同话题可以交流,人会变得开朗很多;
还可以学习很多知识和乐器,经常动脑思考,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可以参加很多老年人的表演,填充空闲的时间,丰富精神的世界。
4.百善孝为先,何况我们终将变成老人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一户人家祖孙三代同堂。奶奶老了,走不动了,年轻的父母觉得她是一个负担,就决定把她丢弃到大山里。一天晚上,他们叫上儿子,一起把老人装进一个大竹篮里,抬进大山。
当他们正准备把老人扔下不管时,他们的儿子在旁边说:“爸妈,你们把奶奶丢在大山里,这个大篮子就不要丢了。”
爸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要把篮子带回家?”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篮子抬你们进山啊。”
父母听到这句话之后,犹如当头棒喝,如梦初醒!于是赶紧把母亲抬回家中、好好赡养,再也不敢有不孝之举了。
父母养育我们虽然不图回报,但是中华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中华儿女岂能相忘?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句话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变成父母,从父母变成老人。
我们在父母年纪大的时候履行照顾赡养的义务,其实也是在给我们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正确的榜样。
给空巢老人多一点关爱和陪伴,如果可以,尽量不要让老人空巢独居,最好还是在他们生活自理能力退化的时候,接到我们身边赡养照顾,让他们可以安享晚年,以回报几十多年的养育之恩。
乌鸦尚知反哺,何况是我们每一个满怀赤子之心的中华儿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