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率怎么算(16到24岁的青年失业率为什么这么高)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5月份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其中涉及到青年人的就业状况。
据介绍,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今年以来整体上呈现下降态势。
但是,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却高达20.8%,远高于其他年龄段。这意味着什么?有哪些原因?又有哪些对策?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青年失业率的计算方法。国家统计局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将16岁及以上人口划分成三类,即就业、失业、非劳动力。
就业人口是指在调查参考期内,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和因休假、临时停工等暂时离岗的人。
失业人口是指没有工作,在近期寻找工作,而且立即能去工作的人。非劳动力是指既不属于就业人口也不属于失业人口的人,比如在校学生、退休人员、照顾家庭的人等。
调查失业率的计算,用的是失业人口除以就业人口加失业人口之和。
那么,16-24岁的青年人有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测算,5月份,这个年龄段的总量大概有9600多万。其中,有3300多万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2600多万已经找到工作,600多万目前还在寻找工作。
也就是说,在寻找工作的青年人中,有近五分之一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
这个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一方面,说明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受到冲击,用工需求减少或者岗位要求提高;另一方面,说明青年人的就业期望和市场供需存在一定的不匹配。
根据一些报道,目前就业青年中选择进场的很少,大多数选择送外卖、网约车、送快递这些简单灵活的体力活。导致当前高技能人才短缺,“求职难”和“招工难”并存。
那么,如何改善青年人的就业形势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下阶段,随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有较好支撑。
同时,各地区、各部门也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大力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就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青年人也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性,积极寻找和把握就业机会。
总之,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就业状况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