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是怎么形成的(价格堪比黄金的冬虫夏草是如何生长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虫子可以成茧后化身为蝴蝶,这很好理解,因为毕竟都是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嘛。但是虫子,怎么会变成草呢?冬天还是虫子,到了夏天头顶就长出了嫩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冬天为虫,夏天为草
其实,虫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菌是虫草真菌,每当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体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留在花叶上。
继而蛾卵变成小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渐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这时,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虫草蝙幅蛾幼虫,便钻进虫体内部,吸收其营养,萌发菌丝。
受真菌感染的幼虫,逐渐蠕动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头上尾下而死。这就是“冬虫”。幼虫虽死,体内的真菌却日渐生长,直至充满整个虫体。
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高约二至五厘米,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 这就是“夏草”。
三大补药之首
虫草是中国特有的珍贵菌物药材,在中华民族的医药史上,声名和价值超于人参、鹿茸,为传统三大药材补品之首,是世界上公认的“东方珍宝”。
中国是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地,因为冬虫夏草仅产于青藏高原。虫草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海拔在3500米~5500米的高海拔地区,其中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虫草产区为“优质”产区。
所谓优质,就是产大规格虫草多一点的地方。比较出名的优质产地包括青海玉树、果洛,西藏那曲等地。
青海是全国冬虫夏草的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60%,玉树地区的虫草以色泽褐黄、肉质肥厚、菌麻短而粗壮,质量好而最为出名。民间有“中国虫草看青海,青海虫草看玉树”之说。
冬虫夏草的使用历史
冬虫夏草作为药材输出国外很早,清代中叶,法国人巴拉南来华采购冬虫夏草带往巴黎,后由英国人带往伦敦。从18世纪开始,冬虫夏草标本陆续传入世界各地,引起不少学者的极大兴趣,并全面地推动了虫草的研究和应用事业。
冬虫夏草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更淋淋尽致的体现出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