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重臣陈矫的生平经历(陈矫为什么能被曹操器重呢)

6470 旅蕾
摘要:陈矫,学富五车的曹魏重臣,官至三公之一的司徒。他语言犀利,做事果断,敢作敢当,很有顶天立地的风范,属于官场清流,陈寿称之为“亮直”。陈矫,广陵东阳人,太守陈登请为功曹,当郡为孙权所围,陈登派他到曹操处求援。

陈矫,学富五车的曹魏重臣,官至三公之一的司徒。他语言犀利,做事果断,敢作敢当,很有顶天立地的风范,属于官场清流,陈寿称之为“亮直”。

陈矫,广陵东阳人,太守陈登请为功曹,当郡为孙权所围,陈登派他到曹操处求援。

陈矫对曹操说:“我们广陵虽然只是一个小郡,但却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如果可以得到您的救援,敝郡将成为您的藩国,这足以令孙权束手无策,也可保徐州得以永安。如此一来,您的声望从此远震四方,您的仁爱也得以传流,那些尚未服从您的国家,也将会望风来附。此举既可推崇德行,又可培养威势,实在是王者的所作所为!”

曹操听到陈矫的分析后,很佩服他的智策,便想把他留在身边。可是陈矫却说:“我郡处于倒悬之中 ,只是奉命奔走告急求援,就算我做不到像申包胥那样求得援兵,也不能忘却弘演的那份忠义啊!”曹操便派兵往援,成功击退孙权军,保住了广陵。

陈矫这两番话言辞简洁犀利,切中肯綮,深得曹操欣赏,不久他被曹操辟为司空掾属。

公元220年,曹操逝世。在邺都的群臣都认为要让太子曹丕袭曹操爵位的话,必须等待一份天子正式的诏命才可实行。

陈矫当时是尚书,他却提出异议:“大王在外逝世,天下都感到惶惧。太子(指曹丕)应该放下哀痛立刻继位,来安定天下之心。而且大王的其它儿子亦在附近,如果不立即行动的话,可能有人萌生异心,让彼此间的秩序出现混乱,如此那社稷将会面对重大危机。”

于是陈矫果断设置应有的礼仪后,便假借卞夫人的命令让曹丕袭爵,并大赦天下。曹丕事后便说:“陈季弼即使在面对如此重大事变当中,仍能表现其明略过人的一面,可以说是一时俊杰!”

陈矫几句话就底定了即位大事,一点没有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表现出勇于担当的气度 ,得到曹丕高度评价。很快迁尚书令。

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继位后,陈矫进爵为东乡侯,一次,曹叡乘车到尚书台门前,陈矫见明帝亲临,便出门跪迎,并问曹叡有何见谕。曹叡说:“朕只是想查看一下文书而已。”

陈矫听罢便回应:“这些文书是臣的职分所在,而不是陛下您所应了解的事情。如果是臣做得不称职的话,就请陛下罢免臣的职务。陛下最好回去吧。”曹叡听到陈矫的话后,感到惭愧,便乘车回宫。

陈矫明职分,工作无可挑剔,连皇帝都敢怼,不留情面,堪称“直臣”。

陈矫,个性鲜明,忠直干练,官场难得一见。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