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今是而昨非出自于哪里(觉今是而昨非是什么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静静流淌了几千年,沉淀下来的都是先人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道理博大精深。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中国传统诗文中,长篇作品很少,短篇作品则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虽然短小,却字字珠玑,几行间,却能让人细细品味良久,回味无穷。这便是传统文学的魅力所在。
有这么一本书,它集中了从东周到明末的222篇散文精品,汇编成一部伟大的精品。自它问世几百年以来,一直作为启蒙教本流传城乡,经久不衰。而它里面蕴含的人生智慧,更是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受益终生。
这本书,就是《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代散文总集。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具有不少传诵千古的名篇,如今看来,仍值得学习。
接下来,就为大家分享几则名句:
0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出自郑庄公克服其叛弟的故事。人的行为必然带来相应的结果。我们都希望趋吉避凶,得到好的结果。
感悟:一些人去求神拜佛,看风水。却不知,真正决定结果的是自己的行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你未来的结果,取决于你现在的行动。
0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感悟:人本来就都是有一死的,有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死却比鹅毛还轻,这是因为赴死的原因不同。
0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海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秦始皇因为郑国渠的事情,要驱逐所有在秦国的外国人,李斯是楚国人,也该被驱逐。李斯写《谏逐客书》,劝谏秦王嬴政,最终被采纳。
感悟:秦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纳人才,践行良策。做人也当如此,以开放、包容待人待事,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和谐,成就自己的人格美。凡是有大抱负,想要成就大事业的人,这种宽广的胸怀是必不可少的。
0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感悟:醒悟到过去了的是挽回不了了,也知道未来的还是可以补救的。幸好迷途得还不是太远,醒悟到今天辞官的决定是对的,而以前为官求禄的决定是错了。
0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感悟: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学业、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除了勤劳,一个人还要有自我的思想和判断,不能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只要了解了这些名言,学会其中的智慧,还怕写不出好的文章、获得更高的人生境界吗?
巴金的文学启蒙老师
现代文学大师巴金,回顾一生创作道路时,多次坦诚地说,《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实在是终身难忘之启蒙导师。
他在《谈我的散文》中说:
"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像《桃花源记》《祭十二郎文》《赤壁赋》《报刘一丈书》等等。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索到文章的调子。"
这本书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是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书名"古文观止"意思是"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
《古文观止》是作者以犀利的视角,在广播的中华文海中撷采的最为绚丽、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精美古文,因而该书也是最为优秀的古文选本。
数百年来,不仅读书人对之耳熟能详,一般群众也是喜爱有加,流传广泛,相信必是因为尤其出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