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为什么叫广陵(扬州有着怎样的历史变迁过程呢)

6109 但元灵
摘要:现在的扬州市范围的广陵又是怎么来的呢?汉代(西汉)时,在现在淮安市的地方设了广陵郡,三国(吴)时将广陵县置于今扬州市,才使现在的扬州市有了广陵的称号。

扬州作为地域称谓,最早是华夏九州之一。但很长时间里,今天的扬州和上古“扬州”一词并没有直接关系。

扬州的区域概念不止一个,古代与现代所指并不相同,九州之一的扬州并不是今天的扬州地区,而是更广大的区域范围。

在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九州就是指全中国,因此九州一直被看成是整个国家、“天下”的代名词。"九州"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当时的扬州是汉族领地“九州”之一,扬州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岭南地区。

清朝康熙33年,即公元1694年,由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区域包括了台湾地区。

汉朝时将汉人领地划分为"十三刺史部",其中,"扬州刺史部"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苏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全部,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东汉时期扬州的州治位于历阳(即今天的安徽省和县)。

东汉献帝时期,曹操将扬州州治移至寿春(即今天的安徽省寿县),后又移至合肥(即今天的安徽省合肥西北),曹魏建国后再度移至寿春。

三国时期的孙氏吴国则将扬州的州治设在吴(即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后来又将州治先后移至京口(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建业(今天的江苏省南京)。

西晋王朝消灭吴国后,将两个扬州合二为一,治所被设置在建业(即今天的南京),后来改名建邺、建康。

到了隋朝统一全国后,又将之前的扬州(即南京地区)改名为蒋州,而把原先的"吴州"改为扬州,后来又改名江都郡,治所在今江苏扬州。这就是今天扬州行政区划的初始设定。

那么,现在的扬州市范围的广陵又是怎么来的呢?汉代(西汉)时,在现在淮安市的地方设了广陵郡,三国(吴)时将广陵县置于今扬州市,才使现在的扬州市有了广陵的称号。

那为什么是现在的扬州市(广陵)独得扬州此名呢?

简单来说,就是隋文帝攻下陈后,将当时广陵所在的吴州改名变成了扬州。唐高祖又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广陵,从此广陵享有扬州的专名。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军攻克陈朝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朝灭亡,全国统一。自此,今天的扬州市才和“扬州”的名称沾上了边,但并没有从此就享有了“扬州”的专名,中间还有一段曲折。

隋炀帝大业初年改州为郡,扬州也随之改为江都郡。唐代隋后,唐高祖于武德三年(620年)又改扬州为兖州,而在润州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即原来南朝的扬州治所)置扬州。

武德六年,兖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改名为邗州。直到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即位,将治所在江宁县的扬州废除,并入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而邗州则再次改名为扬州。

自此,今天的扬州市才享有了“扬州”的专名。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一度又改州为郡,扬州随之改为广陵郡,但“扬州”仍为通称;直到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改郡为州,才将广陵郡改回扬州。

因此,才会有李白诗作《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佳作正巧出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即公元730年。

当年三月孟浩然要去广陵,李白邀约孟浩然与江下相聚时所作,原题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由此可见,扬州当时名称谓之“广陵”。

以后虽然在扬州名称前加府(明清时的扬州府)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扬州市)等,但扬州作为一个地名再没有改过,中华民国虽然废扬州府,改江都县,但一般仍称扬州。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