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5214 鄂含雁
摘要:“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这首诗中的最后两句,也是作为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咏老赠梦得》的回应,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夕阳照到桑榆,天色已经是晚景了,而撒出来的晚霞依然可以照得满天彤红,还是很瑰丽灿烂,美好无比的。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高度老龄化社会状况,亿万老年人的生活无疑会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自古到今,在人们的心目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老年人,虽然还算坦然,但是还是略有伤感。

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就完全不同了,则表达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振奋开朗。那么,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呢?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这首诗中的最后两句,也是作为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咏老赠梦得》的回应。

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夕阳照到桑榆,天色已经是晚景了,而撒出来的晚霞依然可以照得满天彤红,还是很瑰丽灿烂,美好无比的。

正是从两位有着深情厚谊的大诗人,两首普通的好友之间的心得交流诗,让我们很容易地看出,两位老人截然不同的心理状况和人生态度。

白居易在给好友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诗中,表达了对自己老态龙钟的晚年生活很伤感: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显然,白居易的诗不仅颇具感伤之情,还有消极之意,道出了晚年生活的诸多无奈和不堪。作为知心老朋友的刘禹锡,看到白居易写给他的这首感叹人生老矣,日薄西山无可奈何的诗句后,自然要宽慰一番。

所不同的是,刘禹锡在回赠诗中,对于老年和人生,却以坦然面对和积极乐观的心态,给白居易宽莫大的宽心和鼓舞。

刘禹锡写道:“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首诗的精华就是最末两句,诗人站在自己的人生角度上,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才叫“夕阳红”:别说太阳已经是日薄西山了,可是它仍然可以散发出灿烂的光芒,作为晚霞还是能够照满天际的。

这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深情比喻,充分表现出了诗人的一种博大胸怀,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同是做诗,两个老朋友都是在用诗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可是显而易见,白居易是感叹老年后的悲观情绪,而刘禹锡则是感慨,抒发出人虽然年老了,但仍可持有乐观的情怀。

因此,“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境,深远而令人振奋,给人以鼓舞,是非常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我们,尤其是老年人认真品味的。

现在的时代和社会,为老年人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条件,人虽然老了,但是完全可以拥有无限美好的晚年“夕阳红”生活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