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996工作制度(996的工作模式为什么受到推崇)

7340 箕又槐
摘要:996是指工作制,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总计10个小时以上,一周6天的工作日,是盛行的一种加班文化。996最早是在IT行业里流行的,可以说是IT行业里的加班文化,在有些企业里直接影响员工的绩效。

又迎来了一年的毕业季,毕业生如潮水一般地涌入到招聘市场。这些像白纸的青年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多苦,多累,多加班也干。

为什么人们明明知道有些企业加班,还会选择去应聘呢?

其实打工本来就是用劳动力来换取报酬的。钱多的企业机会少,钱少的企业没人愿意去,所以普通的工作日常从双休演变成了996。

996的盛行,给那些35岁以上的打工者带来了危机,有些人甚至被迫失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996的盛行

什么是996?996是指工作制,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总计10个小时以上,一周6天的工作日,是盛行的一种加班文化。

996最早是在IT行业里流行的,可以说是IT行业里的加班文化,在有些企业里直接影响员工的绩效。

在我国加班已经成为80%以上企业的常态,其中70%以上的加班是没有额外报酬的,996的工作模式已经漫延到国内众多企业里。

那996的工作模式为什么受到推崇呢?

996是的盛行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关系,我国的经济现阶段是高速发展,努力奋斗,大干快干,支撑着企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如香港,日本在经济发展繁荣时期,员工的工作强度也是很大的,这也算是共性吧。

996的盛行还与员工本身有关,有些员工本身就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希望把工作做好,也希望领导可以看到自己的表现。

再有与企业的管理有关,有些企业就强调加班理念,认为加班的员工就是好员工。

那996的盛行,为何让企业里一些35岁以上员工有了危机感呢?

二、35岁的危机感

35岁现在已经成为入职的分水岭,企业在裁员时也先考虑35岁以上的员工,这使得35岁的员工有了危机感。

其实关键是竞争时代的到来,企业出现了分化,人才也出现了分化,效率低的员工就会被淘汰。

对于技术类的人才,掌握一技之长才是生存之道

可是后来老员工发现,企业新入职的青年人精力和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认识能力都比自己快一步,自己的优势慢慢地没有了。

其实不是你的技术不行了,而是整个企业的轨道变了,企业更喜欢精力旺盛,喜欢加班的青年人,此时企业就会选择大换血。

如果你可以996,同时又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你就可以留在企业里。如果你想换一个不那么内卷的行业,你就要离开现在的企业。

那企业的领导又是怎样看待35岁以上的员工呢?

三、企业角度

企业用人也是要考虑成本的,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一个岗位不要需要你有多久的工作经验和学历,而是你能给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

35岁你可能学历,证书什么都有,有时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你的成本太高。

你上有老下有小,一个月5000元左右的工资无法满足你,可是青年人可以。

一个10年以上员工的工资可以养2至3个新人,老板想得很简单,每年毕业的学生很多,便宜又好用。

老员工不喜欢加班,青年人可以去加班,有些企业内卷厉害,以前企业愿意培养你,可是现在企业要求你是全日制大学。

学历对于企业来说,只是筛选人才的一种手段。应届毕生生又能干事又好忽悠,其实资历有时对企业来说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一名应届生的性价比高一些。

虽然你的工作经验丰富,但是企业都设有培训课程,可以快速地培训一名新人入职,那企业为什么还要选择你呢?

你的薪资高,成本高,可是青年人可以加班,说白了就是没有青年人好剥削。

你有丰富的职场经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企业无法对你进行画饼行为,你有家庭肯定希望双休,却无法保证996或007。

还有就是我国的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小型企业是朋友或合伙人的形式,管理层不明确,所以民营企业缺的是干活的人,不是管理者。

中型企业有部分的管理岗,但对于招聘来的管理者不愿意给予实权。

大型企业会有很多的管理岗位,是以能力定岗的,福利健全,这种企业的发展机会多,可是对人才的要求也高一些。

结语

造成这种局面的还有就是在中国是真的不缺人,多少钱都会有人去干。企业是机器,员工就是零件,零件不行,那就换新的

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适合社会的发展,努力地融入到新的变化中去。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