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鱼是什么鱼有什么习性(垂钓桃花鱼的技术要领)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长江、黄河、溪流、水库、池塘等水域覆盖面广。广阔的水面,使得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淡水鱼。据统计,我们国家共有淡水鱼约800多种,其中鲤科最多,约400多种,占淡水鱼的二分之一;
鲶科和鳅科约有200余种,占全部淡水鱼的四分之一;虾虎科、鳢科和鳃科等共有200多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四分之一。
在我国众多的淡水鱼中有一种鱼,与马口鱼相似,它鱼体延长、侧扁,个头一般在15厘米左右,体重在25g左右,外形艳丽,价格昂贵,味道鲜美。这种鱼是什么?
没错,你可能猜到,它就是桃花鱼。桃花鱼在我国也分布广泛,在春天非常容易钓到,也是很多钓鱼人非常希望钓到的鱼类。那我们在春天该如何钓这种鱼呢?下面,我就这种鱼的特点习性说起,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种鱼的钓法。
一、桃花鱼的习性
桃花鱼又被称为宽鳍,是一种较小体型的鱼类,它与桃花水母不是同一种生物,不能混为一谈。它有什么样的习性特征呢?
1.桃花鱼的外形
桃花鱼头短、嘴唇厚,上下颌平整,没有缺口和凸起;背部黑灰色,腹部银白色,身上有垂直的黑条纹,条纹间有不规则的粉红色斑点。桃花鱼常常与马口鱼集群觅食,混在其中,而往往被错误地认为是马口鱼。
2.桃花鱼的生存环境
桃花鱼作为一种淡水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喜欢生活在水体清澈、流动,乱石密布的浅水中,以及村前布满水草的小河中。因它是一种冷水鱼,生长比较缓慢。
3.桃花鱼的摄食特点
桃花鱼虽然是一种小型鱼,但是摄食却很凶猛,喜欢吃红虫、水中的幼虫等荤食,当然诸如火腿肠、蛋黄、饭粒等一些食物它也不会放过。
据观察,桃花鱼捕食水面的昆虫很有一套,它会在蚊虫等小昆虫飞跃水母的时候,悄悄的游到水面,然后纵身一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吞入口中,然后快速离去,捕食昆虫的快、准、狠是水中其他小鱼所不能及的。
二、桃花鱼的垂钓技术要领
1.钓点选择
春暖花开,桃花鱼会陆续游上浅滩产卵,它们栖息在水流较缓、水温适中的溪流、小河、湖泊的沙石和水藻丛中。
喜欢在水流遇阻时出现的漩涡处和水下有乱石的坎坷坑洼处,以及水坝引起水流湍急的水域活动,也喜欢在水库库尾有河流活水注入并在水库与激水交界的缓水区产卵,这些地方都是垂钓桃花鱼的好钓点。
2.钓具选择
垂钓桃花鱼需要不断的引逗,因而要不断的挥杆。所以,钓竿要轻便,不然钓鱼人的体力消耗会很大。因此,钓竿要细长,竿尖细软富有弹性,一般在4米以下。
钓线要细一点,以0.5—0.6号的尼龙线最佳。钓线长度比竿要稍微长些。钓钩一般选择1号袖钩。浮漂与铅坠重量配比以1:1最佳。
3.饵料选择
在桃花鱼比较稀少的情况下,垂钓桃花鱼要用诱饵,其中以米糠效果最佳。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主要及时将加工成细末的米糠粉在锅中炒香,加入一点酒糟和面粉,揉捏成黄豆大小的颗粒,投入钓点即可。
这种诱饵,天然酵香,雾化好,很容易召引桃花鱼。垂钓桃花鱼的钓饵有红虫、蚯蚓等荤腥饵料。当然如果有蝼蛄幼虫最好,这是桃花鱼的最爱。
这种幼虫可以通过翻开浅滩上的大石块,用细细的抄网收集。当然,也可以用面糊蛋黄垂钓,制作方法也比较容易:
将一个鸡蛋黄或鸭蛋黄用筷子打烂,加入少量面粉和几滴香油,装进塑料中密封。垂钓时,在塑料袋上戳几个孔,将饵料从孔中挤出后,挂在钩尖上即可作钓。
4.钓技运用
在浅滩中国垂钓桃花鱼,一般采用底钓法。将钩饵沉入水底后,若发现浮漂传出鱼儿吃钩的信号,即可提竿。在深水中垂钓,应将铅坠加重一些,使其快速入底。
在水深一米以上、水流较急的溪流垂钓,或在水底有大石块的地方垂钓 可以不用浮漂,依靠手感垂钓。这时,可以将钩饵缓缓沉入水底,绷紧竿尖和钓线,向不同的方向拖动钩饵,引诱鱼儿咬钩。
当钓线和钓竿明显晃动时,就表示有鱼咬钩了,这时即可提竿。若在水底拖逗仍无鱼咬钩,可以将钩饵提到水底大石块周围,不停作小幅度摆动,以吸引鱼儿上钩。若在大石块周围引逗一段时间仍无鱼上钩,可移到其他水域诱钓。
需要补充的是,垂钓桃花鱼除了用蝼蛄幼虫等真饵外,还可以用拟饵垂钓,比如用鸡毛、鸭毛等禽类的羽毛制作成小苍蝇、小蚊子等小昆虫模样,这样拖动鱼钩来引诱鱼儿咬钩,这样的钓法类似路亚了,钓获也非常不错。
一天当中,垂钓桃花鱼的最佳时间是早晨的黎明或者傍晚, 因为这时桃花鱼的摄食欲望最强。
另外,桃花鱼生性警觉,视觉、听觉非常灵敏,垂钓时为了不惊到鱼,不可背光而钓,让鱼看到杆影、人影,也不能大声喧哗或者在岸边频繁走动。
桃花鱼耐缺氧能力比较差,钓起的鱼要及时放到深长的鱼护中,且鱼护要放在活水中,以使其鲜活。
三、总结
桃花鱼在我国是一种名贵的鱼类,目前这种鱼市场售价高达200元一斤。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水域的污染,大量的捕捞,桃花鱼现在越来越少了。
据四川雅安汉源湖附近的钓友讲,2017年以前,在汉源湖一天能钓桃花鱼10斤,有的甚至能钓到20-30斤,但是从此之后,就很难钓到了。
当地人不仅疑惑,这些桃花鱼到哪里去了呢?其实,个中原因,我们是不难想到的。所以,各位钓友,如果我们有幸能钓到这种鱼,钓大放小,适量而取,让其自然繁衍生息。其实,我们钓其他鱼何尝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