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行距和株距(玉米播种的稀密度是怎样的才能算适宜)

6465 翦春雪
摘要:春玉米的株距一般都是33~40厘米之间,行距均在50~60厘米之间,行距可依据玉米品种不同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比较适宜,每亩密度,即植株棵数是3300~4000株之间。因为春玉米要稀一些,太阳光照没有夏玉米光照强烈,光合作用才能保证正常状态。

入冬后,在玉米种植区农户,家家户户都忙着脱粒和晾晒玉米,是冬天主要的农活。

这些农户当脱离玉米的时候,发现自己家里玉米棒子总比人家的要短要小,籽粒要小,产量总不如人家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据村子里的老农技员说,大部分都是玉米种植的密度不合理造成的。这密度怎么老是成为每年玉米产量提高的障碍呢?

(1)有些农户认为播种过密一点总比过稀,产量要高。有些农户,自己知道土地比较贫瘠,肥料价钱上涨,投资成本过高,自然肥料不充足,按照常规播种,这样的玉米密度,必然造成产量低。

因此,他们又想保持高产状态,便增大了玉米播种密度,造成玉米生长的密度过大,光照能力差,通风透气条件差,发生粉锈病等病害多,必然会影响玉米棒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棒短棒小,甚至空棒花棒,影响玉米产量,造成减产。

(2)有的农户玉米种子发芽率非常低,造成密度过稀。有的农户使用的玉米种子并不新鲜,或者陈旧种子,在播种的时候,又没有做发芽率实验,就盲目地按正常种子播种,结果造成玉米种子发芽率低。这样就自然地不能保证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造成玉米产量的下降。

那么,玉米播种的稀密度是怎样的才能算适宜?一般可以按春玉米和夏玉米两种密度方法来播种。

①春玉米播种的密度。玉米的品种、光照、土壤墒情、生长特性等等原因,播种密度与夏玉米有非常大的区别。

春玉米的株距一般都是33~40厘米之间,行距均在50~60厘米之间,行距可依据玉米品种不同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比较适宜,每亩密度,即植株棵数是3300~4000株之间。因为春玉米要稀一些,太阳光照没有夏玉米光照强烈,光合作用才能保证正常状态。

②夏玉米播种的密度。夏天播种的玉米品种也不同,光照强度要好于春玉米,因此夏播玉米株距一般情况下都是25~33厘米之间,行距均为50~60厘米,行距还可以根据播种的玉米品种不同,可适当地调整一下,每亩密度植株数一般都是4000~4500株之间,是比较适宜的密度。

③玉米播种的深度。玉米播种深度,决定了玉米出苗的时间和出苗率,因此播种深度非常关键。玉米播种深度一般为5~6厘米之间。

若是在粘土的土壤地里,应该按照浅播方法播种,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4~5厘米深度播种,若是在松疏的砂质土壤中播种,应该按照深播方法播种玉米,可以按约6~8厘米的深度播种。

总而言之,不管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玉米播种密度必然要合情合理,既不能播种过稀,避免浪费土地资源,造成减产,也不能播种过密,避免造成玉米生长不良,影响玉米产量。

玉米播种可以依据以上的播种密度进行,是比较合适的,因为都是通过科学实验验证过的,是符合一般情况下播种的规格。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