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的由来及其发展(简述韦姓的演变历史及分布状况)

6244 泣雅彤
摘要:韦姓出于高阳氏颛顼之后。据说颛顼之子称,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三子篯铿,又称彭祖氏,彭姓。

韦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六十六位姓氏,主要集中在广西地区。当今韦姓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2%,总人口大约在430万。

韦的名义

韦的定义是背离。在甲骨文中,韦字像两人相背行之形,又像两足有揆隔之形,乃违字之本字也。也像两手搓揉猪皮之状。兽皮有毛称皮,去毛的生皮称革,经柔治的熟皮称韦。

因此,韦的本义应是柔皮。在古代加工皮革的工匠有函(制皮铠甲)、鲍(治革)、韗(蒙鼓)、韦(柔皮)、裘(缝制皮衣)等五类。

最早擅长养家猪的氏族,多年的老猪的皮既厚又韧,可以蒙鼓、制皮衣、铠甲等。

其中一支氏族特别擅长柔皮,是以猪为其氏族原始图腾,柔皮的技形成为族徽和氏族名称,氏族所居住的地方称豕韦,建立了氏族的城堡称郼,后来建立了国,最终发展为姓。

韦姓起源

韦氏始祖:彭祖

韦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

出自颛顼之后

韦姓出于高阳氏颛顼之后。据说颛顼之子称,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三子篯铿,又称彭祖氏,彭姓。

彭国一度发展十分强大,称为彭伯。彭国中有豕韦之地。夏少康封彭祖之别孙元哲于豕韦,称为豕韦氏,豕韦氏一度发展十分强大,与大彭国氏列为夏商朝时代的五霸。

豕韦,即韦,靠近同族昆吾氏,故地在今河南滑县东南,那地正是春秋时卫国之地。

豕韦在夏末第一次灭于商,商改封刘累于豕韦之地,不久后又复国,公元前1208年商王武丁前后灭了豕韦和大彭,改封子姓韦侯于此,甲骨文《卜辞》中已证实商朝的子姓“侯韦”存在。

彭姓豕韦亡国后,子孙四散,遂以国为氏,有豕韦氏、韦氏。彭姓韦氏的历史至少有3200年。

外族基因融入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长期处于战乱,政权频繁更迭,中原人群多次向南大迁移,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汉族中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韦姓中也融入外族人的基因。

由于在秦汉时期韦姓主体已经离开中原,向南方迁移了,所以韦姓外族基因的融入主要为改姓。

汉初西域的疏勒国人进入中原后以韦为姓。西汉的韩姓,唐朝的桓姓改韦姓,以及宋朝的西夏人的加入。

到清朝初期,南部和西南地区的土司中韦姓占很大的比重。在归顺朝廷之后,大批土著改为汉族,当今南方地区多韦姓与土著的改姓有密切关系。

韦姓分布

当代韦姓的人口已达430万,是全国第六十六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大约占全国韦姓总人口的67.2%。

其次分布在贵州、广东、安徽、江苏四省,又集中了19.5%的韦姓人口。全国形成了以广西为中心的向外逐步递减的分布局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