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对应的生肖(生肖和时辰的对应有哪些说法)

6236 检傲云
摘要:众所周知,12年一个生肖的周期,一天也正好12个时辰,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对应起来,就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个组合之说,其实啊,这中间可并非古人随口排出来的,这中间大有讲究。

众所周知,12年一个生肖的周期,一天也正好12个时辰,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对应起来,就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个组合之说。

其实啊,这中间可并非古人随口排出来的,这中间大有讲究。

古时的文人墨客,相士道人,夜深人静之时最喜观天象,当繁星满天之时,正是子夜时分(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古人仰望天象时,偶尔听得旁边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

久而久之,古人发现鼠类在此时频繁出来活动。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古代要说什么动物最为重要,那当之无愧的就是牛了,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牛无夜草那第二天就更没力气干活了。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古人出行,最怕的便是“大虫”了,此大虫便是虎,昼伏夜行(三点至五点)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天微亮(五点至七点),兔子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此时山林间打猎之人,便最容易猎到野兔。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清晨(七点至九点)为一天中起雾的时刻,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

古人云:神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神龙见首不见尾,最为神秘。是此,龙在人们心中便形成了在辰时的雾中才会“出现”。自然而然的龙和辰时便相联系在一起,有了“辰龙”。

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体温不恒定的蛇开始从洞穴之中爬出来晒太阳。

蛇在古人眼中是非常怕人的动物,咬上一口便经常会有性命之危,而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在造字时,“巳”也被写成了一条蛇的样子。“巳蛇”,正是天地自然所形成的标志。

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属午时,在古代,野马尚未被人驯服,每到此时,野马便会四处奔跑嘶鸣,正如那烈日当空一般,此时的马性子和烈日一般火烈,所以有了烈马一词,而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下午一点至三点,草中的露水经过正午烈阳的照射下,露水已然蒸干,此时正是放羊的好时候,有的地方便管此时为“羊出坡”,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下午三点至五点,太阳偏西,属申时。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下午五点至七点,酉时,日落西山,农户家中的鸡在窝前打转;因为天一黑农妇找不着鸡就要着急了,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此时正是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傍晚七点至九点,戌时,古人劳碌一天,关门准备休息,人们在临睡之前却是需要巡视一番;狗卧门前,一发现有声响,便会汪汪大叫,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

深夜九点至十一点,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是高兴。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联系一起,于是有了“亥猪”。

其实啊,这只不过是古人对于十二生肖与时辰的一种说法,还有自然说、华夏说、崇拜说、佛说等等等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大家好好研究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