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怎么匿名回答问题(知乎为什么要下线匿名功能)

6699 绳嫔
摘要:知乎匿名毕竟也算是平台的一大“特色”,要不然何来“分享你刚编的故事”之说。据小编了解,导火索居然是因为一条微信朋友圈。6月20日,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内容,怒喷知乎匿名用户诽谤他,让人无语至极。

知乎冲上了热搜第一,宣布将下线“匿名功能”。

完了……难道以后人都飞去美国,再也下不了飞机了?

其实,知乎刚诞生的前几年,社区环境还可以,发帖质量相当高。

但随着商业化进程开启,用户群体越来越广泛,匿名机制被滥用,“谢邀体”逐渐泛滥。

开篇不是“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要不就是“利益相关,圈子太小,匿了”。随后跟出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浮夸故事。

新版本预计 7 月 14 日上线各大应用商店,用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

这意味着“谢邀,匿了”将成为千古绝唱。

为何下线匿名功能?

知乎匿名毕竟也算是平台的一大“特色”,要不然何来“分享你刚编的故事”之说。

据小编了解,导火索居然是因为一条微信朋友圈。

6 月 20 日,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内容,怒喷知乎匿名用户诽谤他,让人无语至极。

那些让他受不了的诽谤究竟是什么呢?

原来,知乎上总有人提问“ 黄渊普会卷钱跑路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下说他架空了投资方,花钱购买上海青年五四奖章,就连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学历也是花钱买的。

而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匿名用户回答的,信息来源为 “ 据说 ” 。

黄渊普认为知乎匿名回答机制有问题,建议增加反证功能。

于是,他诚心带着自己的想法,给知乎创始人周源发了一条微信沟通,结果对方根本没鸟他。

这下可把黄渊普激怒了,忍无可忍,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公开信,正式向知乎匿名机制宣战。

这次不仅仅是打嘴炮,实打实来真的了。

他的应对措施简单粗暴,别看只做两件事,却拳拳到肉。

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断在知乎上发布“周源是S么”的问题,匿名征集答案。

二是持续向全国政协举报知乎,直到改变目前的机制。

面对黄渊普的猛烈炮轰,知乎官方低调简短的回复了一下,同时迅速删除了有关他的匿名造谣帖。

但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黄渊普满意,他将“战火”转移到了微博上,继续实名举报周源。

这次又是讲道理摆事实的长篇大论,还艾特了相关监管部门,搞得挺大阵仗。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们,嘴上说着黄老板息怒,实际上内心深处的声音却是:打起来!打起来!

这件事情的影响,很快就体现在了股价上,6 月 21 日晚上,知乎美股暴跌 9.21%。

知乎创始人周源终于坐不住了,在朋友圈回复表示,知乎接受批评,将要调整匿名机制。

谁成想这一调整就是永久下线的意思。

也怪不得知乎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这样的匿名造谣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今年 1 月,一名自称上海土著中产的匿名用户,称和江西女友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没想到对方要 1888 万彩礼。

除此之外,还要将千万房产过户到女方名下,给女方亲戚每人十万元巨额红包,他实在无法接受。

这件事情很快登上微博热搜,不仅激起了男女对立,还对于江西的声誉造成了损害。

最后,经过核实这篇文章内容是编的,讽刺的是连他的道歉也是匿名道歉。

最终的结果,只不过是该账号被永久封禁,造谣成本实在太低了。

当然,小编认为单单是黄渊普的实名举报,还不足以让知乎下线匿名功能,主要国家要出手整治网络暴力了。

就在知乎公告发布的当天上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都给你明示了,还不改正,难道想被请去“喝茶”吗?

脉脉是第二个知乎?

除了知乎以外,脉脉的匿名社区功能也一直被外界诟病,几乎把 B 站、百度、拼多多等大厂都得罪完了。

2019 年 3 月,有网友冒充哔哩哔哩员工,大言不惭地表示“B 站,能睡小姐姐。我睡了四个”。

这不是赤裸裸的诋毁吗?阿 B 自然不能忍,立刻起诉脉脉不正当竞争,获赔 30 万。

2020 年 2 月,有个认证为“百度员工”的用户,在脉脉发帖说疫情严重期间,领导仍然要求去公司上班。

百度第一时间要求删除不实信息。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脉脉收到法院材料后,才慢悠悠地删帖。最后,被法院判决赔偿百度 25.1 万元。

脉脉现在俨然已经成了各大厂的八卦聚集地了,用户穿着匿名的外衣畅所欲言,肆无忌惮。而平台则坐享其中,获得巨大流量。

一场大型“集体隐身”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mo”。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互联网上顶着两坨小腮红的可爱小恐龙 momo,越来越多。

你以为他们是一个人,实际上是一群人。

其实,momo 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神秘组织啦。

这个名字和头像只是新用户注册账号后,系统自动生成的随机选项之一,最初就是像小编这样的懒蛋专属。

但随着人数越来越多,为了防止被搜索到,保护个人隐私,很多人都自发加入了 momo 大军。这就类似于很早之前豆瓣上的“已注销”和“江湖骗子”一样。

正所谓,披上“马甲”,泯然众“mo”。有了这个集体身份的掩护,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我,再也不用担心说错话被追着骂了。

但即便是长得一模一样的 momo,也有好坏之分。不少人无所顾忌之后,反而变成了网上横冲直闯的“键盘侠”。

反正,一“mo”做事万“mo”当,大家一时间也分不清谁是谁。

前辈“已注销”和“江湖骗子”都已经被部分平台制止,因为它们和 momo 一样有扰乱社区秩序的风险。

如果 momo 大军再不好好约束自己的言论,随意在互联网上发疯,恐怕就离“全军覆没”不远了。

相关文章

    瞳高怎么测量(如何测量瞳高)

    瞳高怎么测量(如何测量瞳高)

    但元灵 7649

    眼镜怎么清洗(正确清洗眼镜的步骤)

    眼镜怎么清洗(正确清洗眼镜的步骤)

    势勤 7158

    真金怎么鉴别(辨别真金的技巧)

    真金怎么鉴别(辨别真金的技巧)

    念尔安 7793

    相框怎么挂墙上(挂墙相框的方法)

    相框怎么挂墙上(挂墙相框的方法)

    兴暮芸 7225

    相对误差怎么算(计算相对误差的公式)

    相对误差怎么算(计算相对误差的公式)

    杭梦露 5104

    皮肤怎么去角质(去除角质的皮肤护理方法)

    皮肤怎么去角质(去除角质的皮肤护理方法)

    呼依白 6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