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断缴医保可以正常使用吗(社保断缴有哪些影响)
对于绝大多数打工人来说,上班参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有单位拒缴,那是妥妥的违法行为,大家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然现实生活中,本每个人都经历过失业、离职等情况,这时候社保将会面临断缴,而在当前社会保险保障越发全面,各项社保待遇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断缴社保非常吃亏,那么究竟会对我们自身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几件事。
第一,退休后领不到养老金,或者养老金待遇会缩水
随着年纪增长,人们会慢慢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失去经济来源,虽然缴纳养老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己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但是,养老保险待遇并不是人们轻轻松松就能享受的。
首先要想在退休后按时领取养老金,大家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而15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你首次参保缴费时间较晚,或者中途断缴时间过长,那么很可能会出现,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却未能达到缴费满15年的要求,这样一来,是无法获得养老金领取资格,顺利领取养老金的。
另外,退休人员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的,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不难看出,我国养老金是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如果参保期间有断缴情况,那么不仅不利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累计,实际缴费年限也会缩短,最终核算下来的养老金无疑会大打折扣。
而现如今,物价不断飞涨,做什么都要花钱,生活成本不断提升,要是手里没有充足的养老金,那么年老后恐怕会非常受制,生活品质肯定也会大受影响。
第二,就医压力大
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而医疗保险能最大限度减轻人们就医负担,节省医药开支。
而参加职工医保,只有按月缴费才能及时享受的报销待遇,一旦断缴,虽然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还能正常使用,但断缴的次月起,参保人将无法正常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了,在此期间生病住院,经济压力将非常大。
而且职工医保断缴时间过长,重新参保后将经历待遇等待期,也就是说,当你重新续缴社保后,也无法立即享受医保待遇,需等待3-6个月的时间,非常耽误事。
此外,《社会保险法》中还明确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即可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一般女性缴满20年,男性缴满25年,即可达到终身待遇享受门槛,当然近几年也有不少地区延长了医保缴费最低年限门槛,女性需缴满25年,男性需缴满30年才可以。所以经常断缴,或者断缴时间过长的都是比较吃亏。
第三,失业后基本生活难保障
退休人员不去工作也能稳妥生活,是因为他们每月都有养老金可以领,但是对于年轻劳动者来说,他们还不具备养老金领取资格,只有认真工作努力赚钱,才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如果失去工作,那就意味着将失去经济来源,生活非常没保障。
但是社保中有一项失业保险,它就是专门保障失业人员切身权益的。
当你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并且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况,那么在办理失业登记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参保缴费年限越长,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就越久,最高可领24个月,还是非常不错的。
第四,影响买房
当前楼市受国家调控,而多地为遏制炒房现象,出台了限购政策,如果有人想在大城市买房落户,那么需要提供在当地连续缴纳规定年限的社保证明或者个人所得税证明,否则即便你再有钱也是徒劳。
另外,如果这期间有了断缴的情况,前面累计的时间将会中断,需要从头累计,这对刚需家庭无疑是一大难题,非常不划算,所以这里更建议大家,非必要不断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