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首芳简介个人资料(真实的张首芳到底是怎么样的)
张首芳,原名张冠英,于1898年出生。作为张作霖的嫡长女,她是张作霖和发妻赵春桂的唯一女儿。在张作霖的14个子女中,张首芳排行老大,比老二张学良大两岁。
早年,张作霖家境贫寒,他虽然官职逐渐升迁,但由于纷繁的妻妾令他无暇顾及乡下的家庭。张首芳与弟弟张学良过着艰苦的生活,母亲赵春桂与两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四面漏风、狭小黑暗的土屋中。
由于父亲的不在身边,小时候的张学良经常受欺凌,而姐姐张首芳则总是为他挺身而出,养成了她泼辣刚强的性格。
1910年,赵春桂带着张学铭来找张作霖要生活费,当时张作霖已是旅长。张学铭与赵夫人住在里间,而张作霖则住在外间。
夜晚,张学铭的哭声打扰到张作霖,他对张学铭进行了几下打骂。赵夫人生气地带着孩子连夜离开,从此母子再没有见过面。
后来,赵春桂患病,张作霖误以为她与他闹别扭。1912年,赵春桂病逝,张作霖深感懊悔。当时,张作霖已经掌握了奉天军权。
虽然他为赵夫人举办了高规格的葬礼,各级官员都为赵春桂戴孝,但张首芳和张学良对待父亲在母亲生病期间的冷漠心怀愤恨。
张作霖将张首芳等3个孩子接到帅府,让他们一起生活。虽然帅府看起来像是一个热闹的大家庭,但众人都清楚,作为嫡长子的张学良将继承张作霖的家产。
由于他们刚从乡下来,土气未脱,也受到排挤。而张首芳一直保护着他们,她没有受过教育,但一旦发脾气,就会动手解决问题,没有人敢惹她。
一次,张学良调皮捣蛋,被张作霖打了几下。张首芳拿刀指着父亲说:“张大胡子,你再打他,我就砍掉你的头颅。”张作霖默默地离开了,他对赵春桂心存愧疚。
当没人在场时,张首芳对张学良说:“妈妈临终前告诉我,一定要照顾好弟弟。只要姐姐在,就不允许有人欺负你。”这句话深深地烙在张学良的心中。
张作霖去世后,张首芳遭受了丈夫家暴,而张学良则带着保镖抓人。帅府上下谁也不敢惹张首芳。小时候,她能保护张学良,但自己却保护不了自己。
到了适婚年龄,张首芳和其他姐妹一样,无法逃脱由张作霖包办的婚姻。她嫁给了黑龙江督军鲍贵卿之子鲍英麟。鲍贵卿从小在外闯荡,依靠在天津发展房地产事业而致富。
后来与张作霖结拜为兄弟,成为重要的官员。他的儿子鲍英麟与张学良是东北讲武堂的同学,却是个常年混迹于各大舞厅的花花公子。
张学良并不喜欢鲍英麟,但他无法说服父亲,眼睁睁地看着姐姐落入虎口。嫁给了鲍英麟后,他的荒淫无度使得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然而,张首芳并没有放弃。
在张作霖炸身亡后,失去了张学良的保护,鲍英麟变本加厉地对待张首芳,甚至动起了手来。
一次,被打得满脸青肿的张首芳偷偷回到家中,被张学良发现了。张学良毫不犹豫地带领卫队前往找到鲍英麟,迫使他向张首芳认错低头。
然而,1936年的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被幽禁了长达54年。此时,鲍英麟再次将张首芳赶出家门。为了维持生计,张首芳不得不变卖她的首饰,并仅剩下一支由母亲赵春桂留下的金簪。
在艰难的岁月中,张首芳一直没有放弃对张学良的牵挂。直到1953年,她收到了已经近20年没有消息的张学良的来信。
看到这封信,张首芳感到无比悲伤,过去的往事涌上心头。弟弟在信中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并请求她买一套珍贵的《明史》给他。
面对高昂的价格,张首芳毅然决定变卖母亲留给她的金簪,像当年那样保护弟弟。她买下了一套字迹较大的《明史》,并寄给了张学良。
然而,命运的捉弄让张首芳没有等到弟弟收到的消息。在1954年,年过半百的张首芳因病离世。几个月后,张学良才得知姐姐的去世,痛苦不已。他失去了世界上对他最好的姐姐。
张首芳的故事让人动容。她展现出了一个坚强不屈的女性的品质,她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守护着家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从未放弃对弟弟的爱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