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都有哪些(汉语拼音中的声母有哪些)
声母都有哪些(汉语拼音中的声母有哪些)
汉语拼音是汉语的一种拼音方案,作为汉语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大陆广泛应用。在拼音中,声母是汉语拼音的第一个音节,有声母的字叫做“单音节汉字”,没有声母的字叫做“零声母汉字”。
声母拼写时一般用拉丁字母表示,它是汉语拼音区分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声母都有哪些呢?下面介绍一下。
清辅音
清辅音的发音无声带的振动,嘴唇和舌头吐气。具体的声母包括:
1. b:表示双唇塞音,发音部位在双唇,并使音流暂时阻断,称为爆破音,如“北京”。
2. p:同上,发音部位也是双唇,如“苹果”。
3. m:表示唇齿鼻音,发音时嘴唇闭合并向鼻腔传送部分空气,如“妈妈”。
4. f:表示齿齿唇音,发音时下齿和上齿将气流挤出口腔,如“非常”。
5. d:表示舌面前音,发音时将舌尖离开齿龈,略带轻巧的敲击,如“度假”。
6. t:同上,如“桃花”。
7. n:表示齿龈鼻音,发音时将嘴闭上,使气流由鼻腔通行,如“难忘”。
8. l:表示舌根音,发音时将舌头靠近上颚,如“蓝天”。
9. g:表示软腭梗音,发音时舌头靠近软颚(硬腭)挡住气流,爆发出来,如“感觉”。
10. k:同上,如“卡车”。
11. h:表示喉音,发音时喉部收缩,气流由此经过,如“后天”。
浊辅音
浊辅音的发音带声带的振动,嘴唇和舌头吐气。具体的声母包括:
1. j:表示舌前狭音,和i、ü结合发音时可以表示复韵母,如“中国”。
2. q:同上,如“去年”。
3. x:表示舌尖后音,同上,如“西瓜”。
4. z:表示舌齿音,发音时舌尖向上抵住上齿,声音由鼻腔放出,如“自行车”。
5. c:表示清齿音,发音时将舌尖向上抵住上齿,和i、e、ü结合时可以表示复韵母,如“草稿”。
6. s:表示齿齿音,发音时将气流由齿间穿过,发出声音,如“四季”。
7. zh:表示舌齿擦音,发音时将舌尖抵住上齿,然后用气流摩擦,如“北京”。
8. ch:表示清齿擦音,发音时将舌尖向上抵住上齿,并摩擦出声音,如“出门”。
9. sh:表示齿齿擦音,发音时将气流在齿间摩擦出声音,如“夏天”。
10. r:表示婴儿音,发音时用舌面振动发音,如“人民”。
半元音
半元音是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音,由于音调不稳定,所以一般只用于拼音中的韵母。具体的半元音可以分为两类:
1. y:舌面贴着上颚后部,近于i的发音,发音时可以表示复韵母,如“衣服”。
2. w:嘴唇微合,近于u的发音,发音时可以表示复韵母,如“武术”。
结语
以上就是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包括清辅音、浊辅音和半元音三个类别。声母是汉语拼音区分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学习、记忆汉语语音。